有一句話說:“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借口。”這句話拿到投資領域,似乎也能涵蓋說明證券投資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別。但乍看如此,實則不然。投資想要成功,關鍵不在找對方法,而在承認失敗無所不在。
我認為,證券投資容易成功者,并不在于他天縱英明,掌握什么奇妙的獲利口訣,更不是他屢敗屢戰、最終找到必勝之道。關鍵往往在于他擁有成功的投資態度,而一個成功的投資態度,就是先接受失敗與承認失敗無所不在。
失敗無所不在,所以失敗有什么好可恥呢?失敗,是成功的孿生兄弟,不認識失敗,就不可能了解成功,更不知成功與失敗有何長相上的差別?
對多數人來說,投資失敗就是證券投資蒙受虧損,或者賺不到錢。而成功,就是投資能獲利、能賺到錢。用這種投資結果論來看待投資的成敗,就跟寄希望于市場運氣差不多:運氣好,這一次會投資到成功哥哥;運氣差,結果是投資到失敗的弟弟。
投資失敗與成功,就像市場上跑龍套的兩兄弟,有時市場讓你賺到錢,有時市場讓你賠大錢。面對這樣不確定的市場風險,投資人難道就沒轍嗎?
不!當然不是。要讓投資確保獲利,就要勇敢面對失敗。投資失敗常常有兩種層次,投資人不可不謹慎分別。
第一種失敗,是投資觀念對、流程對、模式對、投資決策也對,但因為運氣不好,所以投資失利。這種投資失利,要勇敢承認它的存在,不要和市場硬ㄠ。
有人說,獵豹看到有利的獵物時,會選擇在最佳的時點、最有利的位置,猛然出擊。但一擊不中,獵豹會放棄狙擊,一點都不會失望和難過,只會慢慢放慢腳步、停下腳步,繼續尋找下一個獵物。
獵豹不會浪費力氣去追擊追不上的獵物,因為這樣只是徒然浪費體力與時間,并讓自己餓死。獵豹不會去跟獵物進行無意義的抗爭,因為獵物再找就有,何必跟溜走的獵物死纏爛打?又何必跟失敗抗爭而非贏不可呢?
任何正確的投資決策和流程,都難免有人所未能算盡的變量與變化。既然投資的獲利只能盡其在我,而不可能戰勝不確定因素,那又何必和不確定因素抗爭呢?勇敢承認失敗、另起爐灶,是投資時應該有的坦然心態。
第二種失敗,則是投資的技術沒問題,但問題出在觀念與方法上。所謂投資技術沒問題,就是勇敢擇時買進股票沒問題,勇敢退場也沒問題,但這類投資人卻誤認為只要不斷修正進出的時點與慎擇目標,就能提升百發百中的投資技術。
事實上,投資獲利的關鍵并不只在于捕捉獵物的技巧、預測獵物行徑的技術上面而已,還包括如何管理不確定因素下的投資績效,并管理成敗、得失之間的情緒。
一個好的投資觀念,是去管理不確定因素,而不是將不確定因素消弭于無形。一個人妄想打敗市場,這個核心投資觀念的錯誤,才往往是招致失敗的主因。但這一點,卻是多數人所不愿意面對,也不曾想過的錯誤。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借口。”許多成功者不接受失敗,并企圖找到戰勝失敗的方法,這種不愿正視投資必會有失敗的錯誤,比前述在技術方法上承認失敗,更難被人接受與認識。
在技術方法上來說,正確的方法不一定會有成功的結果,這是一種難以被自負甚高者承認的失敗。但從觀念上說,投資就是要去尋找與修正戰勝失敗的方法,卻被大多數人執持于心中,并希望從大師身上找到克服失敗的方法。
不,投資必然有失敗,就跟自然界必然有細菌或病毒一樣,投資人不應該尋找消滅病毒的方法,而應該提升自我免疫力,克服病菌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只要我們把失敗視為股價下跌或投資虧損這樣的結果,則只要有人賺錢,市場上就必然會有賠錢與虧損,這是一個根除不掉的必然現象。景氣會有循環、企業會有盈虧、股價會有高低,這是宇宙之必然,人不可能只要求陽光普照,卻不正視黑夜的存在。
如果投資失利,是一種市場必然的存在(不管是投機無法賺到股價價差或投資無法領取公司股利),則投資人進場前應該先培養出一種與失敗為伍的胸襟和氣度,才不會企圖打敗失敗而患得患失。
投資觀念對,正視失敗的現實性,則投資人可以提升投資方法與技巧,并有效降低失敗率。但即使如此,也別忘了,再好的投資觀念與技巧都不可能讓投資虧損完全斬除干凈,既然如此,那就該坦然接受失敗的存在。
認識失敗,我們才能找到與辨識出投資成功的臉孔,并謙卑地通過失敗的洗禮,珍惜到手的成功獲利。
(摘自臺灣《聯合報》網站 作者:王志鈞)
參與互動(0) | 【編輯:官志雄】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