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9日電 近段時間,桃園機場屢出狀況。臺灣《中國時報》19日刊文說,桃園機場之前已有許多檢討報告,但是所有檢討報告皆束之高閣,改善建議皆為紙上談兵,既無完全檢核機制,又無落實的決心。桃園機場當務之急,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徹底落實自省,才有進步的機會。
文章摘編如下:
近來,桃園機場履出狀況,先是地勤修護人員不幸遭到作業車輛撞擊傷亡;后又有行李滾帶大當機事件,似乎政府對于機場持續進行的改善,隨著媒體的失焦。所有檢討報告皆束之高閣,改善建議皆為紙上談兵,既無完全檢核機制,又無落實的決心。
首先,針對地勤修護人員遭作業車輛撞擊傷亡事件,事實上,對機坪空間作業不足,及航機、作業人員及作業車輛之分離等建議,早已歸類為臺“交通部”桃園機場改進計劃中,甚至已列“改進完成事項”。試問除航空業者及地勤業者作業疏失外,桃園機場真的已改善嗎?
再者,對于行李輸送分檢系統的問題,問題已久。經常可見行李輸送滾帶感應系統過于敏感導致當機,造成地勤搬運作業人員疲于奔命,旅客抱怨連連。顯見桃園機場內部在層出不窮的問題后,仍未深自檢討,甚至不知問題該從何著手,還一貫的將責任推諉至高鐵局等其它單位,令人心寒。
其次,桃園機場日前公開宣布站內所有餐飲售價須比照鄰近地區價格,然上個月甫開幕于二航廈的知名速食店,其可樂售價一杯六十元(新臺幣,下同)、“機場特別套餐”價格將近兩百元,僅增加一盤沙拉。試問臺北市中心可續杯之可樂售價為何,多一盤沙拉增加近七十余元售價,合理嗎?如此公然宣布政策又立即跳票之做法,站內監管餐飲售價之機制有如井底之蛙。民眾要的餐飲非“機場特餐”,也非機場美食節噱頭,而是要一個合理的價格以及舒適的用餐空間。
近來機場“國營”公司的招考,對于工作經驗設限許多(如副理須十年以上工作經驗),乍看之下頗為合理,然卻可能引進年紀較大族群。而機場“國營”公司又標榜四點六個月年終,且隸屬準公家機關之設計,似乎,眾人皆聚焦于員工福利為何,當爭相卡位之際,忘了我們需要有沖勁理想年輕人的初衷。韓國仁川機場為例,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強迫于五十五歲前退休,CEO亦不例外。試問桃園機場員工平均年齡為何,設限工作經驗雖屬合理,但卻阻擋了其它年輕有志之士之熱忱,也無法帶進年輕人新的機場概念。
依筆者淺見,桃園機場既然已有許多檢討報告,不應自我感覺良好、閉門造車,自認所有事項皆已改善。而是應邀集島內專家學者組成定期檢核小組,成立第三方機構監督,同時提升檢核小組層級至臺“行政院”列管,定期向臺“行政院”提報桃園機場改善狀況。要徹底拴緊航空部門螺絲,否則所有過往的建議都淪為空談。桃園機場當務之急,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徹底落實自省,才有進步的機會。(張邱驊 臺灣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參與互動(0) | 【編輯:程濤】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