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1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21日發表評論說,中美關系發展平順,在全球范圍內,中國就會有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就周邊形勢而言,也保持了風平浪靜。中美關系近來漸趨緊繃,顯然是受到催化劑的作用,是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決定的衍生產物。中美關系既是雙邊的,也是互為因果的,甚至對世界局勢都會產生深刻影響。
文章摘編如下:
二十多年以來,中國外交表現得相當順暢。今春以來,中國周邊卻風波驟起,而黃海軍演,而南中國海風波,而美航母高調訪問越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呈現出一派“樹欲靜而風不止”的態勢。這種以中國為目標、帶有濃重軍事色彩的外交風波,是自上世紀七十年代美、中關系大幅度改善以來從未出現的現象。
今日這些矛盾凸顯,顯然是受到催化劑的作用。說白了,無非就是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決定的衍生產物。值此期間,美國在經濟領域也加大了對中國施壓的力度。在人民幣升值的問題上,來自美國的壓力之巨大且持久,堪稱前所未有。
至此,美、中關系日趨緊繃,逐漸呈現全面化、長期化的跡象。在某種意義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施加的壓力,似乎尚處于席卷方張的態勢。
美、中關系漸趨緊繃,具體表現在美國在亞太地區加大了對中國全方位圍堵的力度。而美國加大圍堵中國的力度,是其戰略重心移向亞太地區的必然產物。反過來,美國戰略重心之所以移向亞太地區,加大圍堵中國的力度,正是為了替美國重返亞洲的決定,在政治乃至軍事層面提供力量支撐。據析,美國戰略重心移向亞太地區,歸根究底,源自美國對中國累年綜合國力劇增,呈現出骎骎乎直追美國的勢頭的隱憂。
從一個側面看來,中、美關系發展平順,則在全球范圍內,中國就有了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確保可持續性經濟發展;就周邊形勢而言,也足以保持風平浪靜,波濤不起。據此,中美關系為重中之重,誰曰不宜?
國外認為,近年以來,中國高層以及外交部門對國際事件仍然作出理性的反應,中國畢竟是一個泱泱大國,也是傳統的禮儀之邦。外交部門對于涉外事務的處理,掌握信息,也富有經驗,因此在處理過程中,顯得駕輕就熟,也比較能掌握分寸。
隨著近年中國經濟實力的激增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列國對于中國迅速崛起,以警惕的眼光密切注視者有之,以畏懼的心情冷眼旁觀者有之,以嫉妒的情感幸災樂禍者有之。 至于美、中關系的走勢,在中、美關系互動的關鍵節點,雙方在根本立場上仍然存在協調的空間。
倘若讀者要問:“樹欲靜而風不止”,今后事態的發展是否以北京的意愿為轉移呢?美、中關系既是雙邊的,也就意味著是互為因果的,也可以影響甚至引導未來美、中雙邊關系的走向。(薛理泰)
參與互動(0) | 【編輯:程濤】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