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日電 臺灣《旺報》2日刊出社論說,兩岸已有過海上聯合救援演習的經驗,馬當局應利用蘇花公路坍方救援機會,思考啟動共同的防災與救援機制,試點擴大建構兩岸共同救援機制,它一方面可以加強雙方在防災與救災的經驗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亦可借此逐步加強政治互信。對兩岸關系而言,具有歷史性和政治性意義。
文章摘編如下:
蘇花公路坍方的搜救工作已進入第13天,臺軍也投入許多兵力,分從空中、地面及海上探測車輛殘骸,無奈救援的難度太高。
地球逐漸暖化導致氣候變化異常,未來全球各地風災、水災、旱災、地震或海嘯的頻率必然增高,損害范圍也會愈趨擴大。臺灣地處歐亞大陸板塊地震帶,地震頻仍,加上每年夏秋兩季都會受到臺風侵襲,無論從防災、救災或賑災的角度而言,都需要制訂緊急應變機制。
重大災情的救援工作講求的是黃金時間,任何地區恐皆難獨善其后,兩岸已有過海上聯合救援演習的經驗,此時思考啟動共同的防災與救援機制,既有現實上的需求,也是可建立互信。
兩岸以往曾經討論過如何建立防災體系,可惜受制于政治因素或法律和執行面等問題,迄今未見制度化的運作成果。持平而論,蘇花公路坍方救援并不涉及臺灣防務機密與軍事安全,馬當局應該利用這次機會,試點擴大建構兩岸共同救援機制,它一方面可以加強雙方在防災與救災的經驗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亦可借此逐步加強政治互信。
今年9月中旬,大陸海上搜救中心與臺灣“海巡署”在金廈海域的聯合搜救演習,就包括了船難救援、醫療后送與協調聯系等合作實驗。兩岸透過這次的聯合演習,確實提升了對海上救難與救援合作的認同感。整體來看,兩岸在海上合作救難既能跨出一大步,后續深化并擴大至陸地(例如蘇花公路坍方)與航空方面(例如船難或空難)的救援機制合作,理論上應能駕輕就熟。
金廈海域海上救援演習大抵為兩岸建立了溝通機制和聯系管道,它雖仍不具有軍事互信的實質意涵,但相較2008年兩岸舉行的“金廈小三通航線海上救難聯合演練”時,臺灣只派遣金門縣政府港務處所屬的一艘“金港一號”拖船參加,而這次“海巡署”派遣包括“金門艦”在內的9艘海巡船,規模上已遠遠超過兩年前的演習,為兩岸今后在非傳統安全議題方面的合作,奠定進一步深化和廣化的基礎。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全球各地天然災害救援需要跨區性團隊合作,特別是救災資訊、偵測技術與設備取得,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仰賴共同的危機處理機制,這樣才能把握救援黃金時間,同時達到最佳的救援效果。兩岸建立共同防災與救援機制,對兩岸關系而言,具有歷史性和政治性意義。
近年來大陸的救災累積許多可貴經驗,大陸方面也為此建立了完善的救難機制、防災應變及動員能力,理論上值得臺灣借鏡,尤其兩岸屬同文同種,救援的過程中沒有語言障礙和溝通困擾,更有助于提高救災效率。
更重要的是,兩岸若能建立共同的防災與救災機制,勢必有助于兩岸關系的和平與穩定發展,進而增進兩岸民眾的情感和相互認同。于今,兩岸既已簽署ECFA,也達成多項合作與交流共識。有鑒于此,有關兩岸建立共同救援機制的思考,應該要從人道觀點出發。
參與互動(0) | 【編輯:程濤】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