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黃金周變“黃金粥”:盤點游客及景區“囧態”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0日電 香港《文匯報》10日刊文說,中秋國慶八天長假讓中國旅游業“爆棚”,內地一些著名景區人滿為患,部分高速路段擁堵嚴重,不少游客戲稱“黃金周”變成了“黃金粥”。對此,有學者指出,加快推進帶薪年休假制度改革是當務之急,以有效分流和緩解“集中式”休假帶來的資源和空間緊張。
文章摘編如下:
從國際上看,大多數國家或地區三天以上的全民集中假期一年一般只有一次,其他則采取短假期配合帶薪休假的方式,以避免集中出游帶來的壓力。以香港的假期制度為例,集中三天以上的公共長假一年只有春節一次,其他則分散到清明節、復活節、重陽節、圣誕節等主要節日。
鑒于不少國家或地區分散休假的成功經驗,在經歷了十一黃金周旅游再次“爆棚”后,內地呼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呼聲日益高漲。不少學者認為,帶薪休假制度能夠有效分流和緩解“集中式”休假帶來的資源和空間緊張。內地假日辦亦在近日建議,應加快推進帶薪年休假制度的落實。
增加長假供給 可有效疏堵
事實上,早在1999年帶薪休假就被寫進了《勞動法》,2008年更有《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出臺。不過多年過去了,帶薪休假在內地仍未能得到很好落實。
著名旅游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博士向香港《文匯報》表示,以中國目前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還要一個循序漸進的緩慢過程。他指出,其實每個人都知道黃金周必堵,但是還是選擇十一出游,這是因為端午、清明等三天的短假期并不能滿足人們長途旅游需要,而春節長假按照中國人的習俗要回家過年,五一黃金周又被取消了,這就形成了公眾長途旅行需求的“堰塞湖”。十一“黃金周”的集中出游,實際上是公眾理性下的無奈選擇。
劉思敏強調,在帶薪休假暫時落實不到位的情況下,增加長假供給是給十一黃金周“泄洪”的有效途徑。他建議,盡快恢復五一黃金周,或者增設一個春夏黃金周或避暑黃金周。
此外,亦有專家指出,旅游接待單位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比如優化景區內外交通、加強對游客疏導、進行實時人流和容量監測并及時發布等,也是實現黃金周游客分流的有效措施。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