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3日電 臺灣《聯合報》刊登文章《重金搶陸生 星國人財兩得》,原文摘編如下:
近來臺灣對于承認大陸學歷與開放大陸學生到臺就讀大學的政策討論風波不斷,這恰好反映出教育當局在面對世界潮流(全球人力資源競爭)與內部壓力(內部大學招生不足,寄望開放陸生)下的左右為難。他山之石應可攻錯。筆者謹以新加坡國立大學(以下簡稱“國大”)為例,提供對照參考。
新加坡國大近年來在世界大學排名屢屢超英趕美,晉升至世界前二十、亞洲前三的地位。主因歸功于國大大力的推動開放政策,吸納全球人才,其中也包括了吸收大陸優秀學生就讀。
據筆者估計,國大現有的國際學生,超過一半為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其中絕大多數都獲得全額獎學金。以研究生的獎學金為例,不分科系,學雜費和醫療保險費全免。碩士生每月有一千五百元到二千元新幣的生活津貼,博士生在通過資格考之前享有每月二千元的生活津貼,通過資格考后即調高為二千五百元。碩士的獎學金可連拿二年、博士四年。以現今匯率一元新幣約等于二十二點五元臺幣換算,每一位留學國大的中國大陸研究生,每月起碼可獲得三萬三千元臺幣以上的生活補助。
這樣大手筆的獎學金政策,除了確保留學生生活無虞,可專心致志于學術課程上外,更間接提升了留學生的素質。以如此豐厚的條件,相比擬于現今美國大學對國際學生獎學金政策的日趨嚴苛,自然更能吸引優秀學生前來投石問路,進而被新加坡納為己用。很明顯的,國大的留學生政策是以吸引優秀人才為導向,獎學金作為招才的手段,當成先期的投資成本,并期望日后的長遠報酬。
當下臺灣面臨私校招生不足的壓力,更凸顯出私立院校財務的困窘,幾乎無法比照國大模式辦理。然而,留學生逐獎學金而居,舉世皆然。倘若臺“教育部”只就開放陸生名額著眼,卻不思考更實際的財務配套措施,讓私立院校能有更彈性的空間,與公立大學甚至東亞鄰居的學校競爭,吸引優秀學生到臺就讀。恐怕屆時不僅找不到好學生,甚至連學生都找不到。前者讓私校流失人才,后者更讓拮據的財源雪上加霜。人財兩失,豈能不慎!(陳震宇 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生)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