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神七”航天員乘組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問天閣”廣場受命出征,歡送人群爭相與航天員握手致意。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
9月25日下午,“神七”航天員乘組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問天閣”廣場受命出征,歡送人群爭相與航天員握手致意。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
中新網9月27日電 美國《僑報》9月26日發表時評文章說,如果說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是中國在地球上向全球展示軟硬實力的一次宏大預演,那么“神舟七號”完成太空行走,則是中國向宇宙發出的實力宣言。從“神舟五號”到“神州七號”,中國航天發展經歷了自主、穩健的發展之路。中國“神舟”系列飛天的模式,是以一種內斂但又有效的節約模式進行,體現了東方式哲學和智慧。
文章摘錄如下:
北京時間9月25日晚,“神州七號”飛船順利發射。這次太空飛行雖不是無纜式“太空漫步”,而是系帶式“太空行走”,但這次飛行準備充分,屬于滿載超負荷和更多太空科學實驗的飛行。因此可以說,“神舟七號”飛天預示著中國太空實力的躍進式升華,在航天科技領域實現和美俄并駕齊驅的水平。
太空被譽為“人類的第二家園”,是地球人突破自身限制和開辟更廣闊生活空間的選擇。和“冷戰”時美蘇爭霸搶奪太空主導權不同,21世紀的太空探索具有普適性的和平目的。而這也決定了探索太空的航天使命需要先進國家的開拓作用和透過國際合作才能完成。中國作為全球第三航天大國,5年間已實現三大步飛躍式前進。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研發的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艙外航天服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且耗資僅3000萬元人民幣,遠低于海外航天專家預估的1.2億元。此外,俄羅斯也為中國提供了海英艙外航天服,凸顯中俄兩國的航天合作。
與美蘇太空飛行都曾付出過慘痛的生命代價和財產損失不同。從“神舟五號”到“神州七號”,中國航天發展經歷了自主、穩健的發展之路。所謂“自主”,即中國既沒有外在競爭壓力的逼迫也沒有倉促上馬的魯莽,而是在借鑒和吸取美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按照中國的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尤要者,中國在航天發展上有著舉國體制的優勢,更有中國經歷30年經濟迅猛發展所積累的豐厚國力后盾。而且,改革開放也給中國儲備了豐富的專業人才。這些實力優勢,與當年前蘇聯勒緊腰帶發展航天事業的尷尬有著天壤之別,也和美國摸石頭過河、耗費海量美元屢敗屢戰的路徑有所不同。中國“神舟”系列飛天的模式,是以一種內斂但又有效的節約模式進行,體現了東方式哲學和智慧。
曾有一位外國作家在評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時說:“這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式太空計劃。他們每次向前邁進一大步,很少重復飛行。” 《華盛頓郵報》曾不無憂慮地提到,“美國在航天領域的優勢正在喪失殆盡,太空流域逐步全球化”。該報認為,按照當前中國“神舟”系列的航天軌跡,中國航天員將會第一個重返月球。俄羅斯媒體也預測,中國不久將擁有自己的空間站。更多美國“智囊”更認為,隨著美俄關系在地球上惡化,接下來美國會選擇中國作為太空領域的合作伙伴。
如果說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是中國在地球上向全球展示軟硬實力的一次宏大預演,那么“神舟七號”完成太空行走,則是中國向宇宙發出的實力宣言。
需要明確的是,考察中國“神舟”系列走過的飛天軌跡,卻極少功利自私的企圖,其飛天夢想抱持著一個單純目的:為和平,為科學,為人類的未來。以本次“神舟七號”飛行為例,中國航天員的太空行走遠不及美國航天員太空漫步那般輕松瀟灑,更不會發出“我的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個性宣言,而是擔負著復雜的科學實驗任務,除出艙、放飛小衛星外,還要做艙外空間材料的科學研究和進行“天鏈一號”衛星數據中繼實驗。這些任務都極端復雜甚至危險,需要航天員的合作和團隊精神方能實現。這些科學任務,都與軍事無關,而是落腳于科學本身和民用領域。相較于美國航天探索幾十年在太空布下的監視全球的大量軍事衛星,中國的探索目的更為單純和人性化。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約瑟夫·奈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提出“軟實力”概念,是國際關系進入多極化的醒世恒言。依傍經濟、軍事、政治等方面的硬實力逞強坐大已不合時宜,靠文化和科學等領域的軟實力實現自強才符合時代潮流。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實力展現,昭示人類用智慧征服未知世界的決心和勇氣,這恰如在奧運會上體現“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一樣,也是一種人文進取精神的體現。
而且,中國是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升華自己的太空實力,這無疑也提振全球發展中國家的信心。(張敬偉)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