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海協會會長陳云林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臺北簽署有關兩岸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食品安全的4項協議。圖為協議簽署后,陳云林與江丙坤交換協議文本。 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
11月4日下午,海協會會長陳云林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臺北簽署有關兩岸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食品安全的4項協議。圖為協議簽署后,陳云林與江丙坤交換協議文本。 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
中新網11月10日電《香港商報》11月10日發表臺灣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潘錫堂撰寫的文章指出,臺灣在野勢力明知大陸是臺灣經貿的最大支柱,可視為臺灣產經腹地的延伸,如果每年沒有從大陸獲得五、六百億美元的順差,臺灣淺碟型的經濟很可能馬上瓦解。第二次“陳江會談”可為臺灣經濟發展打造更好的平臺,在野勢力竟不問是否有利于臺灣人民,只想藉“反中嗆陳”來激化朝野對立,進而從中牟取其黨利與私利。試問若硬要把陳云林說成是“敵人”,動輒對他發動包抄抗議,實在很難讓人相信是“愛臺灣”,尤其一個罔顧人民生計的政黨,能重獲人民支持與信任嗎?
文章摘錄如下:
世所矚目的第二次“陳江會”,透過協商簽署了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件直達及食品安全衛生等四項協議,為兩岸人民爭取最大的利益與福祉。然而臺灣在野勢力卻無視于此項事實,也不顧臺灣主流民意歡迎陳云林來臺的事實。不僅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發表文章反對陳云林訪臺,痛批馬英九當局“犧牲主權”換取經濟利益,包括民進黨、臺聯、臺灣社等在野勢力,也多次展開諸如靜坐、守夜、圍城、空飄氣球、鳴喇叭、擊鼓等各種“反中”嗆聲活動,甚至發生了暴力沖突,把原已勢同水火的臺灣朝野關系,操作得更加對立,而刻意對兩岸關系的良性發展視而不見。
眾所周知,自520馬英九上臺以來,兩岸關系已獲大幅改善與進展,民進黨卻以莫須有的罪名,將馬英九打為“親中賣臺”,在“逢馬必反”、“逢中必反”、“同時逢馬、中,更要反”之下,加強批判馬當局、斗爭馬當局的力道,致使臺灣朝野的對立益形尖銳化。
事實上,在民進黨主政8年期間,扁當局一再宣稱希望兩會恢復對話與協商,陳水扁也曾一度倡議三通直航是他努力推動的政策目標;然而,前者卻囿于扁當局始終否認“九二共識”,而使得大陸不愿與臺灣恢復兩會的制度化協商,至于后者也因受制于深綠的“反統情結”,甚至扁意圖藉由三通協商彰顯“一邊一國”的政治目的,致使進展十分緩慢。盡管如此,扁主政期間仍透過變通的所謂“澳門協商模式”與大陸協商客貨運包機與入臺觀光,達成部分協議,并落實了春節包機、四個節日的包機。如今,陳云林來臺透過協商與臺灣簽署客貨空運、海運、通郵等協議,扁主政時期曾經想做卻做不到的,如今馬當局終于可以實現了,惟包括民進黨在內的在野勢力卻“換了位子、也換了思維”,一味為反對而反對,真是情何以堪!
尤有甚者,在野勢力以“親中賣臺”的訴求大力攻訐馬當局,并展開一系列反對陳云林來臺的抗爭動作。事實上,馬當局邀陳云林訪臺,系兩會復談之后大陸海協會的首度回訪,可視為“兩會聯系與會談制度協議”的具體落實,對兩岸關系的良性發展深具意義。因此,陳云林來臺訪問,若從兩會協商的四項議題加以觀察,根本不涉及主權等政治意涵,何“親中賣臺”之有?更何況陳云林等一行人在臺行程,均攤在陽光下,接受人民的檢驗。因此,臺灣在野勢力不應一味抨擊馬當局“賣臺”,而無視此次會談帶給臺灣的具體利益,包括:以后搭飛機往返兩岸時間更短、票價更便宜,農產品銷往大陸更快、更賺錢;同時未來兩岸郵件運遞費用與時間亦將大幅降低與減少、食品安全更獲保障。
臺灣在野勢力明知大陸是臺灣經貿的最大支柱,可視為臺灣產經腹地的延伸,如果每年沒有從大陸獲得五、六百億美元的順差,臺灣淺碟型的經濟很可能馬上瓦解。第二次“陳江會談”可為臺灣經濟發展打造更好的平臺,在野勢力竟不問是否有利于臺灣人民,只想藉“反中嗆陳”來激化朝野對立,進而從中牟取其黨利與私利。
正因如此,臺灣朝野實在應以正面健康的態度來看待陳云林訪臺。試問若硬要把陳云林說成是“敵人”,動輒對他發動包抄抗議,實在很難讓人相信是“愛臺灣”,尤其一個罔顧人民生計的政黨,能重獲人民支持與信任嗎?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