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六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指出:中方高度重視中美關系,主張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處理中美關系,中美關系不因一時一事而改變。 中新社發 史利 攝
|
十一月六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指出:中方高度重視中美關系,主張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處理中美關系,中美關系不因一時一事而改變。 中新社發 史利 攝
|
中新網11月10日電 美國《僑報》發表題為《中美關系需要實現三大超越》的文章指出,展望未來30年,中美關系擁有過去30年的成就和堅實基礎,以及兩國領導層和民眾的重度重視和珍惜,中美關系發展的良好勢頭不會輕易改變和逆轉,會朝著更加健康、理性、和務實的方向發展,這也是世界各國的期待。但兩國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也不容忽視。中美之間的一些問題是結構性的、客觀的、不容回避的。必須找到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趨利避害。
文章摘錄如下:
中國人喜歡用三十年作一個時間段的劃分,這大概緣于那句古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今年是中美發表“建交公報”30周年。兩國關系風風雨雨增過了30年,未來30年前景如何,耐人深思和考量。
過去30年中美關系取得一些成就,但離國際和平的需要和兩國民眾的期許還有差距。華府政權更替之際,中美關系能否如順水行舟值得審思,不能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要有新思路,新構想,新發展。
從歷史上看,美國逐漸意識到中國對穩定、和平和發展的作用和影響。這是美國決策層順應時代的理性判斷,也加深了美國人對中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特殊價值的認識。在當代,中美關系的兩大突出特點在于雙邊相互依存性和中美關系的國際影響力。
中美相互依存程度如此之高,以至于改變了兩國相互審視對方的立場。中美都沒有資格和機會再視對方的問題與已無關,而采取隔岸觀火甚至是幸災樂禍的態度,兩方還會明白,任何試圖削弱對方的做法也與已不利。
展望未來30年,中美關系擁有過去30年的成就和堅實基礎,以及兩國領導層和民眾的重度重視和珍惜,中美關系發展的良好勢頭不會輕易改變和逆轉,會朝著更加健康、理性、和務實的方向發展,這也是世界各國的期待。但兩國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也不容忽視。中美之間的一些問題是結構性的、客觀的、不容回避的。必須找到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趨利避害。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享一超之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居多極一席。中國認為兩國關系不是從屬關系,而應是平等的合作關系。而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則要復雜得多。
美國對華戰略取決于三條戰線的斗爭:一是冷戰戰略,遏制分化演變為主;二是冷戰后戰略,接觸加遏制,兩面下注(實際上從1970年代關系緩和已經開始),三是新對華戰略,美國放棄其超霸地位,與中國和其他大國合作,探索新型非聯盟合作關系。
中美關系如何發展,取決于競爭與合作這兩大因素的互動和協調,如何促進和平與合作是中美關系發展的關鍵。對中美兩國而言,要想在未來的歲月中取得突破,關鍵是能否實現三大超越:
一是超越極化分割。中美應帶動國際社會多層次有效合作的進程,并發揮更為主動的作用,超越制度分歧和價值觀分歧。在當前金融危機影響下,發達國家自身模式的隱患也使人們相信世界上沒有普世的完美制度,新興發展中國家的探索也是對人類發展的貢獻。中美兩國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則就是對人類創造性的尊重。
二是超越地區合作,走向全球合作。中美在亞太地區的合作與交流取得一些進步,尤其是在朝核問題上的合作可謂合作處理熱點問題的新典范和新嘗試。中國不謀求中美共治的格局,但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國會像其他國家一樣在更多地區問題上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推動國際和平的進程向前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中美合作是不能以地區劃分的。
三是超越權力政治限制。權力政治是國際政治的某種現實的反映。制約中美關系發展的最大瓶頸還是權力政治。權力政治均勢與聯盟式政治相連。在這一思維框架下,爭斗與沖突無法避免。改變權力政治思維需要建立一種新型的戰略關系,這種關系必須有共同或相互認同的權利和義務,也需要承擔彼此認為對方必須承擔的責任。
總之,美國需要避免兩面下注:中國不是美國的賭注,而是美國可以合作的堅定的伙伴。(王帆)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