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在11月4日舉行的美國總統選舉中獲勝后,奧巴馬便開始著手新政府組建和權力交接的工作,陸續任命白宮官員和確定內閣成員人選。經過3周時間,美國新政府的人事布局“路線圖”已經日漸清晰。 中新社發 ANP 攝
中新網12月3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12月3日發表林博文撰寫的專欄文章《奧巴馬外交 走中間偏右?》指出,奧巴馬在內憂外患中上臺,兩個戰爭等著他,南亞及大陸的潛在風險遠超過伊朗建核與中東問題,他似乎不得不建構中間偏右的外交與國安路線,以顯示美國仍然強大,而且他也能夠“罩”得住。
文章摘錄如下:
奧巴馬周一在芝加哥希爾頓大飯店向公眾介紹他的外交與國安團隊,這些人選與過去幾個媒體所猜測的名單完全一樣。令人納悶而又影響深遠的是,奧巴馬找希拉里當國務卿,蓋茨留任國防部長,前四星上將瓊斯出任國安顧問,是否意味奧巴馬變了?奧巴馬是不是要走中間偏右路線?
希拉里、蓋茨和瓊斯都是屬于鷹派,客氣一點說,是屬于比較溫和的主戰派。
希拉里在民主黨初選被奧巴馬打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她投票贊成入侵伊拉克。許多支持奧巴馬的自由派選民連日來在網絡上猛烈開炮,怒責奧巴馬還未正式上臺就食言而肥,就背叛競選諾言,挑選鷹派人物主持外交與國安事務。自由派選民(網民)以二、三十歲的青年為主,他們雖不能代表絕大多數的自由派,但至少反映了擁奧陣營已出現裂痕。
奧巴馬為什么找希拉里、蓋茨和瓊斯?奧巴馬是否將走中間偏右路線?先談第一個問題。找希拉里出任國務卿,可說基于幾種考慮。第一,克林頓夫婦在民主黨仍具呼風喚雨之力,希拉里在初選拿到一千八百萬張選票,即足以證明克家班的吸引力。奧巴馬不考慮拔擢希拉里當副座,但不能無視希拉里的一千八百萬張選票。他考慮再三,決定邀希拉里出掌國務院,當美國的“外交部長”。
第二,希拉里當面聽到奧巴馬的邀請,心里還是有點猶豫,她舍不得放棄參院的席位,但她的丈夫比爾鼓勵她換戰場,而他也愿意把自己七、八年來的財務細目全數公開。此外,希拉里的參院年資仍淺(八年),權力欲很強的希拉里左思右想,自己只不過是一百個參議員中的一個,媳婦熬成婆,還要好幾年,何不到霧谷(Foggy Bottom,國務院所在地)風光幾年。
第三,奧巴馬在八十年來最嚴峻的經濟蕭條中上臺,準備全力拚搏經濟,而把外交和國安交給鷹派去主理。克林頓夫婦在外交上一明一暗可以幫奧巴馬大忙,希拉里在臺面上處理不了的,可由比爾以“特使”身分去斡旋(如中東問題和印巴糾紛)。克林頓在海外的聲望比在美國國內還高。
關于奧巴馬是否會揚棄自由派中間偏左諾言而采取中間偏右的務實路線,從他的內閣名單里已可看出端倪。深思熟慮的奧巴馬很清楚自己欠缺外交與國安經驗,而他又在競選期間力主美軍逐步撤出伊拉克;因此,在他拚搏經濟時,由一批鷹派人物來負責外交與國安,替他擋住來自右翼的攻擊,這是很高明的一招,但在中間偏左或左翼人士看來,很不是味道,難怪怨言迭起。
奧巴馬在重要職位上找鷹派擔綱,競選時跟隨他的鴿派幕僚則出任較不重要的職務,如擁有牛津大學國際關系博士學位的女黑人蘇珊·萊斯當駐聯合國大使,萊斯在克林頓時代做過主管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另一個外交智囊柯雷格(Gregory Craig)則擔任白宮顧問,柯雷格和萊斯(與即將下臺的女黑人國務卿同姓,但毫無血源關系)在初選時曾多次批評希拉里的所謂“第一夫人外交經驗”。
奧巴馬的競選口號是“求變”,但他所組成的財經、外交與國安團隊,除了蓋茨和瓊斯,幾全是克林頓時代的舊人。奧巴馬自己經驗不足,還是需要借重有經驗的干才來推動變革。奧巴馬是個威爾遜主義者,在外交上倡導民主、防止戰爭,并且是融合自由主義、現實主義與民族主義的理想派。先發制人和使用船堅炮利以落實美國利益的所謂“布什主義”,都要扔到馬桶去了。奧巴馬在內憂外患中上臺,兩個戰爭等著他,南亞及大陸的潛在風險遠超過伊朗建核與中東問題,他似乎不得不建構中間偏右的外交與國安路線,以顯示美國仍然強大,而且他也能夠“罩”得住。
奧巴馬不諱言喜歡找一批個性強、意見也強的人一起進行腦力激蕩,他說他讀了不少有關美國總統的史書,不希望白宮變成一個沒有挑戰性的群體思維(groupthink)場所。希望他的團隊有好的開始。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