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海峽兩岸海上直航首航儀式在天津港舉行,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全國政協副主席鄭萬通、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中國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國臺辦主任王毅、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共同為首航船舶開啟按鈕。 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
12月15日,海峽兩岸海上直航首航儀式在天津港舉行,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全國政協副主席鄭萬通、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中國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國臺辦主任王毅、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共同為首航船舶開啟按鈕。 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
中新網12月15日電 香港《星島日報》12月15日發表社論《大三通啟動擴臺商活動范圍》指出,全球金融海嘯后,兩岸今日開始全方位“大三通”,金融海嘯已經打擊本港經濟,本港中轉港地位又遭削弱,還要留意三通會否觸動臺資工業投資珠三角的部署。
社論摘錄如下:
一九七九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告臺灣同胞書》中,提出兩岸通商、通郵、通航。事隔差不多三十年,終于大規模落實。其中通商早已實現,直接通航和通郵,則是到今天才全面落實。
臺灣當局估計,兩岸三通,郵件至少可節省兩天時間,?肇涍\每年可以節省新臺幣二十五億元(約五億八千多萬港元)成本,至于航空客運成本更可年省新臺幣三十億元以上。
更重要的是節省時間,毋須經港中轉后,來往臺北與上?s短了差不多一半時間,只需約一個半小時,比在臺北乘搭高速鐵路火車來往高雄還要快,就算從臺北飛去四川首府成都,也只需三小時四十五分鐘,臺商即日來回都非常方便,形成了兩岸一日生活圈,也擴大了臺商投資深入內陸的空間和興趣。
兩岸來往節省了金錢時間,香港的中轉站利益難免受損。以海運為例,已有臺灣航運公司修改部分路線,由經停香港改為經停高雄。空運方面,過去兩岸直航包機以來往福建、上海等地為主,在珠三角經營的臺商,仍然會選擇途經香港;今天開始大增航點,當中包括廣州和深圳,珠三角臺商可以節省經港的時間和過關手續,對本港機場構成“埋身肉搏”的直接競爭。
今日開始的直航新階段,是平日包機服務,班次仍限每星期一百零八班,無法取代目前經港澳的逾六百班機。不過,兩岸下階段就會商談開辦定期航班服務,甚至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就簽署定期航班協議,到時直航班次會大量增加,香港的中轉站角色會進一步削弱。
兩岸直航早已在本港盤算之內,受影響的業界早已作好準備,偏偏今年遇上金融海嘯,令本港貿易前景更不樂觀。十一月是圣誕前的貨運旺季,內地出口比去年同期出現七年來首次下跌;而本港機場貨運跌了百分之十八點七,客運也跌了百分之五點六,這已是連續第四個月按年下跌。“大三通”后臺商客貨毋須繞道本港出入大陸,恐怕數字會更為惡劣。
三通節省時間成本,也帶給兩岸新商機,例如臺灣農產品輸往大陸,可由八天縮短至四天,損耗率大降。也有臺灣電子業人士表示,交通便捷令臺商不再獨厚深圳和東莞等沿海地區,電子業可以尋求有當地政府支持的廉價生產點。究竟這只是臺商爭取珠三角政府提供優惠的開口牌,還是嚴肅考慮的部署,是粵港兩地務須留意的動態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