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5日電 《澳門日報》5日發表社論說,網絡輿論洶涌,昭示著民眾對官員的監督和反腐的高漲熱情。然而一些官員開始遮掩和隱藏自己,用更嚴實的面具來躲避民眾監督,而不是正視民眾監督。
社論摘錄如下:
因發表“嚴查低于成本價賣房行為”言論而在網絡上成名的南京江寧區房產局長周久耕,由于“抽天價煙”、“戴名表”而遭到網民和媒體的質疑。江寧區日前免去其局長職務;此前,交通部海事高官林嘉祥因酒后失態摟抱女童被網評罷官。網絡監督已為內地輿論和網民廣為熱議。
在內地,民主政治、民主監督、反腐敗的最大難點在于官員行使權力不透明,不陽光化操作,而權力又得不到制約;ヂ摼W的出現使網絡成為反腐敗的重要陣地,也成為發現腐敗線索的管道之一,以及聽取民意、汲取民智的有效途徑:豪華樓堂館所被網絡曝光;被隱瞞的安全事故真相被網絡揭露;隱藏甚深的腐敗官員在網絡上露出馬腳。
網絡監督已在現實社會展現其威力:“華南虎虎照門”事件,正因為網絡緊盯不放,最終拉下一批官員;被稱為“最?h委書記”的遼寧省西豐原縣委書記張志國,因為進京拘傳記者一事,迫于“網絡打虎”壓力而引咎辭職,甚至連復出也被網絡曝光,只好再次下馬;而由于旅行社意外遺失的“考察清單”,被網民曬到網上,讓浙江溫州和江西新余違規出國考察的官員東窗事發。網絡的出現,令一些官員感到害怕、畏懼,為所欲為有所顧忌,胡作非為有所收斂。
面對網絡,貪官懼怕,百姓欣喜,問題官員越來越難藏身。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政務公開的推進和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網絡正日益成為社會公眾反映民情民意、參與公共事務、對公權力實施監督的重要管道。特別是中央高層領導、各省市主要官員紛紛上網與網民直接對話,一些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后,網絡監督也日益蓬勃發展。但對于許多政府官員來說,網絡仍是新生事物,如何以科學的態度來回應網絡監督,更是必須面對的新問題。
應當看到,網絡為社會公眾監督公權力的運作提供了相對自由和寬松的空間,但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網民的個體素質參差不齊,對事物的判斷和分析受到個人認知水平的局限;其次是由于信息不對稱,對事件的來龍去脈和真實情況未必很清楚,并可能因得到的信息不真實、不全面而做出片面的判斷;此外,網民在現實生活中處于不同地域、不同階層、不同職業,其闡述的觀點難免受到視野、情緒、利益、感情等因素的影響,未必都能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這些都需要以科學、理性的態度來正確面對。
作為公權力機關,該如何對待網絡監督?當今社會,對網絡發出的聲音置若罔聞,肯定是行不通的;視網絡監督為洪水猛獸,拼命排斥、打壓,更是要不得。周久耕事件再次印證了丑聞是捂不得的。對涉及官員負面評價的公眾事件,地方黨委和政府不能一味捂著蓋著,力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應立即予以重視,主動應對,高調表態,尊重民意,澄清真相。這樣才可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并將輿情朝積極的方向引導。
網絡輿論洶涌,昭示著民眾對官員的監督和反腐的高漲熱情。然而人們卻看到,一些官員開始小心翼翼地遮掩和隱藏自己,裝窮、低調、小氣、低聲,用更嚴實的面具來躲避包括網民在內的民眾監督,而不是正視民眾監督。因此,公權力機關對待網絡監督的正確態度應是既開明包容、廣開言路,又時時保持清醒冷靜,在認真核查的基礎上,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以平等、坦誠的態度進行良性互動,這不僅對提升政府公信力大有裨益,同時也是網絡監督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