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二月十一日是“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九十七歲的生日,新聞記者帶著為錢老訂制的生日花籃,到位于北京阜成路八號的“航天部大院”錢府訪問。
這位國寶級的人物,除了門口的警衛外,內部陳設相當樸素,家具、地板也因年久失修,顯得有些陳舊。
去訪問的各報社記者不少,錢老并沒有出面,而是由兒子錢永剛出來迎接,表示錢老身體和精神很好,而“子女們都趕回家,就是最好的禮物!”
錢老每天還要瀏覽《人民日報》、《解放日報》,但不愛看電視,不抽煙,也不喝酒,平時喜愛安靜。
但他對“神七”發射的消息,卻非常關心,發射成功后的那幾天,天天都在聽廣播、看報紙。那幾天,他的精神特佳,對神七的成功十分欣慰。
錢學森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為“兩彈一星的元勛”,久被科學界尊稱為“中國導彈之父”。
退休后,他從沒有失落的感覺,中國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去年初還特地去拜訪他。錢學森是在一九五五年,才由美國回到中國的,對中國導彈的發展極有貢獻。
錢學森早年在美國麻州理工學院就讀,拜馮卡門教授為師,研究空氣動力學,那是在一九四五年左右。新中國成立之后,若干留美科技人才都希望為祖國貢獻出力量。
錢氏在一九五○年初本就束裝回國,但由于受美國“錫卡索主義”的影響,正逢美蘇冷戰期間,美國當局不希望錢氏將導彈方面的新科技知識,帶回中國。
因此錢學森被耽擱了數年,直到一九五五年才讓他出境,并且扣留了有關書籍和資料。
錢學森回到中國之后,不論是友是敵,都很關切他的研究動向,錢氏回國后在技術性論文顯然徒降,他于一九六三年出版了《星際航行概論》,一九六四年出版了《物理力學講義》,且都是編著性質的。
但是錢學森有他自己提出的“孵小雞”原則,他懂得“運籌學”,他正在運籌帷幄之中,他更算定在中國現存的約束條件下,最佳方案不在于積極推進個人研究,而在于建立起一個班底──工程力學班,該班在一九五六年底成立。
錢氏同時發表了多篇思想性的文章,喚起國人對關鍵問題的注意,和爭取上下各界的回應和支持。包括從力學到工程氣象學,以至于生產自動化和控制論等等,這些論點都很尖銳,辭鋒凌厲,實屬空前。
結果他在工程力學班,快速培養了許多科學干部,為中國在核子科學和太空工程上,奠立了良好基礎。
中國于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爆炸第一顆原子彈,于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首次試爆氫彈,而去年的人造衛星“神七”的發射成功,更是錦上添花,讓所有華人都感到興奮!
由上可證,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孵小雞”等的功勞,將永垂青史。
(摘自美國《世界日報》 作者:程法彬)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