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日電 香港《文匯報》1日刊出署名文章說,中國需要至少兩個國際金融中心。從長遠的戰略的觀點來看,有兩個國際金融中心,對中國比較有利。
文章摘錄如下: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認同,“到2020年,將上;窘ǔ膳c中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這說明香港將不是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也將成為媲美香港的金融中心。
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經過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最嚴重金融危機的洗禮,中國將成為世界強國,已是不爭的事實。一個大國或強國,到底需要一個,還是多個國際金融中心,并無定論。
美國經濟總量仍比中國大得多,但只有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當然金融業務是廣義的,除證券外,還包括外匯、黃金、期貨、債券和其它商品,美國的上述市場也不都設在紐約。但對美國而言,基本一個就夠數。
上海與香港可形成優勢互補
對中國來說,可能需要至少兩個。據筆者分析,原因或許是多方面:
香港與內地的貨幣政策難以協調。例如:2005年人民幣改與一攬子貨幣掛鉤,香港卻不去研究對港幣的影響。又如在金融爆煲前,為了應付通脹、內地加息,香港卻追隨美國不斷減息。
香港與內地的金融安全和利益的觀念不完全一致。例如,多年前香港就要求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但卻不考慮人民幣大進大出對內地經濟活動的影響。又如當年港股直通車,也未顧及內地股民隔山買牛的投資風險。
內地的金融監管體制在相當程度上借鑒香港經驗,但香港卻不斷求變,囫圇吞棗地引進未必切合香港的東西,面對西方保障本國金融安全的措施卻視而不見,拉開了兩地的監管差異。
在金融危機中,香港出現了雷曼“迷債”、東亞擠提、匯豐配股等風波,政府也出現管治問題。
香港產業失衡,服務業比重過大,一個七百萬人口的城市能否單靠金融業一枝獨秀持續發展,是香港高度自治范圍內有待論證但卻尚未開展研究的命題,中國的“雞蛋”不好都放在一個籃子內,有第二個籃子裝著保險一點。
香港難與紐約、倫敦并稱,但除IPO外,其余規模有所不逮,“紐倫港”是西方媒體給香港戴的高帽。例如金融寫字樓,香港只是紐、倫的十分之一,但中環一帶已無可供建設的土地,添馬艦卻用作政府總部而非辦理金融業務的場所。
可能還有其它理由。對于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改革開放和“一國兩制”的設計師鄧小平似乎是有預見的。1991年初他視察上海,對浦東開發有兩點表示:(一)他后悔改革開放初期只把上海作為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而沒有把上海作為深圳、珠海、汕頭、廈門一樣的經濟特區。他認為,“上海開發晚了”,要上海努力干。(二)他認為,“中國在金融方面取得國際地位,首先要靠上海!彼麖娬{,“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
鄧小平說上述話時,1990年4月4日香港基本法已經通過頒布。第109條也明確規定,“香港特區政府提供適當的經濟和法律環境,以保持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被痉ㄊ侨珖缘姆桑醒氡3窒愀圩鳛閲H金融中心的立場不會改變。
從長遠的戰略的觀點來看,有兩個國際金融中心,對中國比較有利。中國在2020年將上;窘ǔ蓢H金融中心的目標,其難度在于如何確保全國的金融安全,如浦東能成為一個單獨關稅區,則上述目標就容易實現了。
上述目標的實現,對香港也沒有壞處,更是一種促進。持續發展中的中國經濟,其金融業務由兩個國際金融中心來做,也是做不完的。(宋小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