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好還是基金好是投資新手的一個經典問題,其間有許多令人迷惑的地方。股票和股票基金到底是不是一樣的投資?能不能互換?潛力有沒有差別?費用有沒有高低?有什么優劣?整體好壞的問題必須從這些細節來分析。
可以先用一個比喻來說明股票和股票基金之間的關系。如果把股票比喻為菜市場出售的魚、肉、蔬菜等原材料,那么共同基金就像餐館出售的熟食。原材料和熟食都是食物,差別是一個要自己煮,一個是花錢請人煮。
太忙或做菜技巧不到家的人,別無選擇的只能買熟食來吃。當然,熟食有烹煮成本,而且消費者未必知道所有的添加物。如果有時間有能力,自己在家做飯是比較便宜而且健康的。
股票和基金正是達到同樣目標的兩條殊途,有時間有能力作正確投資的人可以自己動手,享受最低成本。否則,也只能花錢請人代勞。
◎用股票怎么做
正確投資當然需要一些技巧,但投資方法并不是秘密,就像多數食譜已經成為公開訊息。核心概念就是資產的分配和分散。
資產分配的理論大家都已經很熟悉。至于分散,按照金融教科書上的理論,購買20支股票就能把“非市場風險”,也就是人為因素搞壞公司的風險,比如說在尋求資金周轉的關鍵時點還大搖大擺的乘坐私人噴射機或是派發億元紅利降到20%以下等。換句話說,購買20支股票就能達到適度分散,讓投資組合等同于基金的風險范圍。
最后是挑選個股。要投資產業就在產業范圍內挑選;要投資市場就在市場范圍內挑選。市場有十大產業,每個產業平均兩支股票。只要在科技股、醫療股、能源股、金融股等各挑兩個領先的、趨勢較好公司來投資,則組合風險將等于一個共同基金。
絕大多數投資新手把挑選個股列為最大障礙,因為一般人通常無法解讀公司財務報表,也就覺得對公司的情況不明朗,也就覺得無法下手,也就覺得只好購買基金。
這里來介紹一個“偷吃步”:共同基金資料包含基金持股比例最大的十種股票,稱為“Top 10 Holdings”,可供投資人參考。在雅虎網站打入基金代號,點選Holdings,就可以知道該基金的經理所挑選的股票。投資者想花錢到基金公司買的,不就是此一名單嗎?
而自己用股票構筑投資組合能得到更多掌控。因為這可以剔除指數所包含的、明顯出問題的股票,例如通用汽車,不像所有史坦普五百指數基金被迫要購買。還可以更靈活按照市場趨勢全部或部分進退市場。積極管理的基金也用這些策略,但一般而言步調較慢,范圍較小。這也就是為什么共同基金大體上躲不過熊市沖擊。
◎用基金怎么做
即便有上述不足,長期而言購買基金仍然是個省事省心的策略;問題是價碼如何。十年的時間已經讓成本問題從河東變成河西。十年前股票交易還是以股數和總價值計算的,數百元的交易費司空見慣,因此。共同基金的分攤成本較低。
今天,股票交易費用已經大幅下跌,每筆交易可以低到五至七元不限金額和股數。在這個水平股票投資的成本幾乎可以略去不計,十年都未變基金的費用就相形見長。
根據證管會的網頁,基金公司被允許收取兩大類(一次性和年度)多達九個名目的費用。一般人看到的只有年度營運花費一項,這無妨,因為大部分費用都不過分,除了一項:銷售費(Load)。
銷售費是基金銷售人員的傭金,法定上限為8.5% ,常見的在4%到6%之間。在今天的市場環境內這是一筆驚人費用,10萬元的投資立刻損失六千元!
雖然絕大多數基金在競爭之下已經不收取銷售費,仍有少數而且不乏老牌公司如Franklin, Oppenheimer, Putnam等依舊收取,而有些投資顧問恰恰就鼓勵客戶購買這類基金。基本上共同基金可以利用,可以做到和股票不相上下,唯一前提是必須避開銷售費。
基金是否有銷售費可以輕易的查出。在雅虎網站打入基金代號,點選Profile頁,費用欄內就會列出該基金的全部收費項目。
◎防止多重費用
不管怎樣做,最不能做的雇用一個收費資產管理人來購買共同基金。雇用資產管理人和購買共同基金都是雇用專家來投資,資產管理人購買基金形同“雇用專家來雇用專家”-投資人要付兩道管理費。
用前面的比喻來說明,這個情況如同甲餐館購買乙餐館的菜來重炒一遍給客人,那盤菜顯然要加兩次的烹調人工,而且還不見的好吃,所添加的東西也更不透明。
如果管理人買的又是所謂“基金的基金”(Fund of funds),那么原始基金收一次費,基金的基金收第二次費,管理人再收第三次費,投資人被剝三層皮。這可以是一則非常有深度的笑話。
如果雇用資產管理人,那么一定要求用股票來構筑投資組合,這就像要求餐館廚師用原材料而非別家的熟食來煮菜一樣。
(摘自美國《世界日報》 作者:蕭良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