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吳伯雄率領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晉謁南京中山陵。圖為吳伯雄向孫中山像獻花環。 中新社發 丁梅 攝
中新網6月2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刊出署名文章說,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團晉謁中山陵,宣示“孫中山先生提出的振興中華,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使此次國民黨代表團大陸行交匯在現實和歷史的融合之中,體現兩岸同心、民族同愿的和諧氛圍。孫中山是兩岸的精神信仰和理念的共同連結點和支撐點。隨著21世紀中國的崛起,兩岸的和平發展,“振興中華”成為時代的要求、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心聲。
文章摘錄如下:
今年6月1日是孫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八十周年。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團晉謁中山陵,宣示“孫中山先生提出的振興中華,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使此次中國國民黨代表團大陸行交匯在現實和歷史的融合之中,體現了兩岸同心、民族同愿的和諧氛圍。
去年中國國民黨在臺灣重獲執政后首次組團登陸,吳伯雄一行也專門到南京謁陵,“向孫中山稟告一定奉行總理遺志”。今次在北京、杭州、南京等地,吳伯雄多次提到孫中山先生,“期盼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精神能永遠照耀兩岸,為振興中華一起努力。”這是國民黨主席在大陸首次公開號召兩岸一起努力振興中華。海外華文媒體稱此“必獲全球華人強烈回響”。
孫中山先生作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是中國近代史上唯一一個能夠跨越時代、黨派,為兩岸共同擁戴、全球華人敬重的歷史人物和政治領袖。“振興中華”是孫中山先生第一個提出來的,是他在1894年創立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的鮮明口號,并為之殫精竭慮,奮斗畢生。雖然兩岸關系歷經風雨坎坷,但兩岸人民始終崇敬他,孫中山先生的精神是兩岸共同的遺產。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初,大學生曾振臂高喊“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振興中華”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二次“胡吳會”,談起孫中山,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深情依依:“孫中山先生為振興中華終身奮斗,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寶貴的遺產,值得我們永遠繼承和發揚。”吳伯雄內心激動:“孫中山先生一生為國為民,就是強調振興中華,我們要始終把中山先生的理念銘記在心,作為奮斗的目標。”
可以說,孫中山先生不僅是在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民族正義的偉大符號,而且是兩岸的精神信仰和理念的共同連結點和支撐點。兩岸都是他的繼承者,兩岸共同紀念他。隨著21世紀中國的昂然崛起,兩岸的和平發展,“振興中華”成為時代的要求、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心聲。
此次中國國民黨代表團大陸行從北京到重慶,再到杭州、南京,一路走來,可以稱是一次“重溫歷史之旅”。他們參訪國民黨成立會堂北京湖廣會館,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舊址、毛澤東和蔣介石“重慶談判”地點,南京中山陵和孫中山紀念館,穿行在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鏡像中,追憶中華一統、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的歷史篇章。溫故知新,而今在國家尚未統一的情況下,“振興中華”又有著新的蘊意。
當前“振興中華”,就要兩岸站在全民族發展的高度,充滿民族情懷,彰顯民族大義,增進民族整體利益,最大限度地為兩岸同胞謀和平、謀福祉,合作共榮,互利雙贏。
具體說來,應該包含幾個方面:一是堅守“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共同政治基礎,反對“臺獨”,推動實現兩岸和平發展。二以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為依歸,以人為本處理兩岸問題,倡導“心與心的溝通”,消除誤解,達成諒解,捐棄前嫌,再建民族和解與友愛。三是秉持中華民族不再內戰,海峽兩岸不再內耗的理念,用善意和誠意破解難題,終結兩岸敵對的歷史,永遠不再出現骨肉同胞兵戎相見。四是以“兩岸同胞一家人”的理念,推進全方位經濟合作,共同繁榮。特別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尤需同舟共濟,相互扶持。大陸方面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共克時艱。五是發揚中華傳統與文化,加強“兩岸同胞同是炎黃子孫”的民族認同,提升共存共榮的民族情懷。
兩岸攜手振興中華,海內外華人心潮澎湃。回首近代民族之艱難奮斗歷程,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如同號角,曾引導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后繼。國共兩黨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也肩負重要的歷史責任。當下兩岸走向、世界格局、華人心氣,已成利于中華之崛起、民族之和諧的大勢。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說得非常中肯,“兩岸同胞應該緊緊抓住機遇,實現孫中山先生所期許的中華的偉大復興。”這也意味著中華兒女將進一步凝聚共識,為振興中華一起來努力!(吳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