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日電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政治教授、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孫承接受香港《文匯報》采訪時表示,目前中日兩國致力發展雙邊戰略互惠關系,這是雙方政府層面的共識與既定路線。相比之下,民主黨的對華政策更加理性務實,其上臺執政對中國來說,是包含不少積極因素的利好消息。大趨勢向好,不過海權問題存變數。
對于積極因素,孫承說,首先,靠打“變革”牌而贏得大選的民主黨,在上臺后如何兌現其競選承諾將是一個巨大挑戰。在經濟增長前景不樂觀的大背景下,民主黨勢必會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本國的經濟民生問題上去,因此在對外方面,就需要與中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而不會冒險破壞目前穩定的中日關系。
其次,民主黨的對華態度較自民黨友善,曾多次釋放對華友好的信號,包括政黨領導人表態不搞參拜政治,這使靖國神社問題至少在短期內將不會再阻礙兩國關系的發展,有助于減少因兩國歷史問題而引起的摩擦。此外,民主黨還表示愿與中國建立信賴關系,提出要構筑日、美、中“等邊三角”關系,“等距離外交”的戰略意圖明顯。
孫承認為,在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上,民主黨的表態一方面顯示出中日兩國已形成了一定的默契與外交平衡,一方面也顯示了在日本明顯不占道義制高點的問題處理上,民主黨很有政治技巧。此外,民主黨在日本政壇屬于較年輕的政黨,包袱比自民黨少,不少民主黨人也認為糾纏歷史問題對日本無益。
不過,孫承同時認為,民主黨缺乏執政經驗,黨內派系的外交主張不盡相同,其執政后的對華政策尚未完全定型,仍存在四個不確定因素:
一是少壯派或掀波瀾,以前原誠司率領的保守右翼少壯派議員集團主張“直言外交”,常在政治安全領域發難,如反對歐盟解禁對華軍售等,而在圍繞領土、海權與資源等現實利益的爭端上,其立場也十分強硬。
二是涉敏感問題時的表態:在“思考西藏問題議員聯盟”中,民主黨議員一直扮演重要角色。鳩山上臺后,是否會因新角色而重新定位外交活動的尺度?在涉藏、涉臺、涉疆等敏感問題上,民主黨的行事態度須密切關注。
三是以外交“建樹”為政治“加分”的可能:近年來日本領導人頻繁更換,已影響到日本持續穩定對外關系的建立。民主黨的成功上位,得益于其應選色彩濃重的“惠民”承諾。明年7月,日本即將進行參議院選舉,在時間不長的“執政試用期”內,民主黨須頂住壓力,穩住選民,施政得力,踐行承諾。但日本財政現狀拮據,局面不容樂觀,若日本新政府回避國內難題,以涉外糾紛創“政績”轉移視線,不排除給中日關系造成傷害的可能。
四是謀求成為“普通國家”:民主黨在對外主張中提出“成為普通國家”,強調自主獨立、重視聯合國等,今后將制定怎樣的具體政策措施支撐,需進一步觀察。如民主黨強調日本應在包括軍事領域在內的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其軍事動向會在年底發布的新《防衛計劃大綱》中初露端倪。而民主黨重視聯合國的作用,日本或將要求在安理會改革中發揮更大作用,未來是否會加大“入常”(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力度,也須密切關注。
孫承強調,海洋權益爭端將是未來影響兩國關系發展的主要障礙。近年來日本在東海、釣魚島等敏感性領土問題上制造麻煩,對華政策態度依然強硬。
他表示,兩國要從歷史與現實的角度,以關系大局把握為重,妥善處理敏感問題,這也將對東北亞地區的安全合作對話機制及東亞經濟共同體的建設有所推動。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