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時候,我寫了一篇文章《80后們,是嫁房子還是嫁感情?》可能是話題比較應時,直到前不久還有讀者朋友發郵件給我,希望將這個話題繼續拓展。
夕子有個大學同學,在電視臺當記者,她身材高挑,皮膚白皙,笑起來甜美可人,在學校那會兒就已經是我們系的“Windows(校花)”了。前不久在MSN上看到她更換名字說要嫁人了,趕忙發個信息賀喜。看到他們的婚紗照上,她未婚夫個子比她還矮半頭,很老實的樣子。她悄悄地告訴我:“他是母親的同事介紹的,老實得有些木訥,和他在一起感覺很平淡,生活實在沒有一絲的情調和波瀾。”
我問:“為何還要嫁給他?”她苦笑道:“為什么,還不是他結婚時他老爸會給買房子?”
我無言以對了:一方是浪漫純美的愛情,一方是為你遮風蔽雨的房子,究竟哪一方輕哪一方重呢? 就這個話題,夕子邀請了幾位朋友一起來聊聊,看看愛情與房子之間究竟有怎樣讓人矛盾而又復雜的關系。
房子讓我清醒
王凱與女友交往一年準備結婚,前段時間還特地去大瀑布拍了婚紗照、在萬錦廣場的鉆石酒樓擺了婚宴;結果甜蜜愛情在開花結果的最后關頭忽然夭折。問起原因,兩個字——“房子”。
王凱的婚房買在Richmond Hill,父母出錢付的首期,因為他的父母在Markham開了一家醬料廠,家底頗厚,所以王凱新房的每月貸款是由父母全權負責。照理說,嫁給他這樣家境較好的獨生子,她應該很幸運了。可是,她居然在兩人籌備婚禮之時領取證書之前,提出要在房產證上他們一家三口的名字后面加上她的名字。他回去和父母商量,父母不同意。他去跟她解釋,他父母還有兩套房子,他又是獨子,不加她名字有什么關系;另外根據加拿大的法律規定,即使是兩人婚前買的房產,就算上面沒有新娘的名字,但是如果一旦以后兩人住進這個房產,以后涉及到出售的情況,新娘還是有權利提出保護她權益的條件的。雖然有律師解釋,但是王凱女友仍然很不開心,過了幾天,跟他攤牌:不加名字可以,不過要去掉你媽媽的名字。他自然不同意,不歡而散。第二天,他未來的丈母娘約他見面,正式說明,如果不把你媽媽的名字去掉,這樁婚事就算了。王凱覺得怒火中燒,直接斬釘截鐵說算了就算了吧。那老人家也許沒料到威脅無效,居然說了很多難聽的話,還批評起王凱的長相和身高……
王凱講述完他的故事,讓夕子和其他朋友都忿忿不平,怎么會有如此世俗的女孩子?難道婚姻的基礎不是愛情而是房子?幸好他在結婚之前就看清楚了,他還可以選擇更好的。
和王凱的愛情與房子的故事截然不同,有一個朋友的故事讓夕子挺感動的。這個女孩家里條件非常好,行為處事一向特立獨行,給人不太容易親近的印象。畢業后她來加拿大留學了,本來在這里有不錯的工作機會,不過為了愛情她選擇了回國。起先一直猜測怎么樣的男人才配得起她?后來聽說對方是一個資質平平年齡相當的白領。在MSN上跟她聊天,她坦言男友在郊區的一家大型企業工作,平時住在宿舍,周末才能回家。在國內的房價讓他們覺得可以接受之前,她毅然同他領了結婚證,還收拾行囊搬去郊區宿舍,做起快樂的主婦。
愛情需要有房子這個載體去承托,房子也需要愛情這個內涵來完整。沒有房子的愛情可能會經歷多一些風雨,但沒有愛情的房子一定是讓人窒息的空殼。
愛情嫁給了房子
對于王凱的遭遇,夕子的另外一個朋友小佐卻表示并不奇怪。小佐前段時間派駐北京,在北京的一年生活中,她覺得周圍的女孩子談論最多的不是男孩子的品行修養或者工作性格。而是他家里條件如何,父母是否有背景,是否有車有房。
小佐覺得在房子這個話題上,還是要看立場。是站在愛情的角度還是婚姻的角度。
愛情的輪子運轉久了,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就要結婚。愛情之后便是結婚,沒錯,可是現實是復雜的,愛情是兩個人的事,結婚卻成了眾多人的事,家人,朋友,同事,眾口不一的情況讓愛情在天平一端上上下下,幾番折騰,好容易靜止下來了,房子卻成問題了。沒結婚前,你我各走半邊,你愛住哪兒住哪兒,租房,住地下室,都與我沒關系,可是結婚就得有房子。實際上愛情只要一張床,可是因為社會輿論,因為同齡人作參照,我不僅要有床,床還得比別人的漂亮,比別人的大,比別人的豪華。別人不但有床,還有客廳書房,那我也得有,別人有3個臥室,我得有4個臥室,總不能比別人差,要差了,說明我沒本事,沒本事的人,誰愿意和你過一輩子。
這時候感覺愛情有點不講理,你說,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哪里有錢去買房子,畢業沒幾年,工資剛夠養活自己,憑什么得讓老人給買房子,老人養活你二十多年,那些投入沒還一點,就又從老人口袋里掏,老人手里不夠,就得四處借。如果沒房子,別說結婚,愛情都沒了。如果有房子,不但愛有,情也多。這時感覺愛情有點煩了,難道就因為愛情,就得拿別人的錢搞套房子?難道有了房子,愛情就有了歸屬感?如此說來,結婚并不是人最重要,最重要是愛情,嫁人不如嫁房子,愛情不如房子。
也有的人結婚沒有房子,或者租房,或者與父母住一起,但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有婚姻沒有房子,感覺愛情在漂泊,不打算長期這樣過,想方設法攢錢,買自己的房子。可細細想來,卻好像落了俗套,愛情又回歸到了房子。從婚姻的意義上講,與其說人嫁給了房子,不如說愛情嫁給了房子。
假如有哪個帥哥可以啪著胸脯大聲的求愛:“我雖然沒有房子,但是天為被,地為鋪,讓這遼闊的天地來做我們的洞房吧!”而這樣的求愛會有哪位靚妹答應?
男人女人,對待婚姻,心態上始終是有些不同的:男人把婚姻當成是人生的一個起點,先成家后立業,男人的黃金期永遠都在三十歲以后;女人把婚姻當成是人生的重要歸宿,有了家,心里才覺踏實,女人最黃金的年華永遠在三十歲之前的光景。所以女人才會那么急切地想要一個房子才結婚。
這個關于愛情與房子的話題,可以慢慢衍生出無窮無盡的故事。當現實的沉重不斷挑戰愛情的純潔和非功利性的時候:買一套房子動轍幾十萬,買完房子還要買家具,養BABY、付貸款、將來還要把老人接過來……在生存面前,愛情怎能不變成奢侈品?
愛情是精神糧食,房子是物質基礎。房子和愛情,就像玫瑰和面包一樣,你會選擇哪一個呢?(摘自加拿大《北美時報》 作者:夕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