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漫畫:“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中新社發 萬永奎 攝
中新網11月2日電 香港《大公報》2日發表社評說,上世紀四十年代,當時的一名美國海軍將領說,一個錢學森抵得上海軍陸戰隊五個師的軍力,這個人就是殺了也不能讓他返回中國。然而,那位美國海軍將領只看見錢學森在火箭導彈科技上的能力,眼光還是短淺和狹窄的,因為他沒有、也不可能看到,錢學森更大的威力,在于以行動有力展示了中國知識分子愛國、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遠大抱負和不甘為五斗米折腰的風骨精神。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病逝”、“中國火箭之王錢學森逝世”……,1日,全港主要報章和電子媒體都以頭條位置及最顯著的篇幅報道了錢學森逝世的消息及其生平事跡,而且一無例外地,報道取向全部嚴肅、正面和表達了敬重之情。這在一貫立場迥異的香港傳媒環境中堪稱罕見。
罕見的一致,當然首先來自錢學森這位中國航天科技奠基人一生無可比擬的偉大貢獻;沒有當年的導彈、火箭及“兩彈一星”,不可能有獨立自主的新中國,更不可能有今天改革開放、綜合國力位居世界前列的中國,這一切,與錢學森三個字都分不開。而中國人、包括港人,都是明理和公正的,對很多大人物、包括歷史人物和在位人物,人們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看法,但是,只有對一種人──就是如錢學森般甘愿舍棄個人名利、不惜冒死也要返回中國,為國家富強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學者和科學家,人們的尊敬之情是最無保留和最由衷、徹底的。凡是為國家民族的強大做過好事、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人們是不會忘記的。強國、愛國是所有中國人世代的夢想,而錢學森就是引領中國實現強國夢的支柱式人物之一。
由1日開始,媒體上有關錢學森的各種報道接踵而來,其中,特別是有關其當年自美國沖破封鎖回到中國的一段,更是繪影繪聲、精彩絕倫。上世紀四十年代,錢學森不僅是美國頂級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主持火箭實驗室,而且參與美國絕密的核軍事“曼哈頓工程”,官拜上校軍銜。因此當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后,錢學森提出要回國探親,美國即以行李中搜出軍事資料為由將其扣押,一扣就是五年。而當時一名美國海軍將領說過,一個錢學森,抵得上海軍陸戰隊五個師的軍力,這個人就是殺了也不能讓他返回中國。
果然,這位美國海軍將領確是有眼光的,錢學森返國后,從無到有,帶領一批有些連火箭也沒有看見過的科技工作者,為中國做出了東風系列導彈,其威力當然在“五個師”之上,而其后中國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兩彈一星”、核工業以及整個航天科技事業,其價值和重要性就更遠非區區幾個什么師所能比擬的了。
然而,那位美國海軍將領只看見錢學森在火箭導彈科技上的能力,眼光還是短淺和狹窄的,因為他沒有、也不可能看到,錢學森更大的威力,在于以行動有力展示了中國知識分子愛國、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遠大抱負和不甘為五斗米折腰的風骨精神。當年,在錢學森返國這一事實的感召下,多少中國知識分子、杰出科學家和年輕人,為建設強大的祖國,不惜犧牲個人一切,遠赴戈壁灘隱姓埋名以至埋骨黃沙,成功試驗“兩彈一星”,以及奮戰在全國工農業、科技、文化各條戰線上,終于將一個貧窮落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初步繁榮富強的現代化國家,實現了中國無數仁人志士為之奮斗的夢想,這才是真正的錢學森威力,它抵得上五十個師、五百個師……。
錢學森一生愛國,而且是堅定不移的愛國,在研究火箭、導彈的同時還十分喜愛中國傳統文化書畫詩詞藝術,他是一位大科學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愛國知識分子,人們會永遠懷念他。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