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2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12日刊出中國社科院學者薛力的文章《構建中日合作長期框架的切入點》說,未來2至3年內,中日將走向進一步合作;未來5至10年內,中日合作不受干擾則也會進一步深化;如何構建雙邊合作不斷深化的長期框架,則是雙方應著手謀劃的重大課題。日本意識到區域一體化必要性,卻對與中國聯手充當東亞整合雙發動機缺乏膽略與信心。以“10+3”為基礎,與中國攜手充當東亞整合的雙發動機,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起中日合作不斷深化的長期框架。
文章摘編如下:
過去的兩個月,中日雙邊高層互動頻密: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國防部部長梁光烈、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在25天內先后造訪日本,在此期間日本則派出630人(包括143名民主黨國會議員)的超大型代表團訪問中國,媒體稱小澤一郎把“半個國會”帶到了中國。人們難免會問:這是否意味著,中日雙方正在走向進一步的總體合作?
國家間的合作大致上可以分為經濟、文化、政治與軍事四個方面。目前的中日兩國,經濟上的合作已經達到互相依賴的程度,中國已成為日本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對外投資首選地,日本則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第二大外資來源國。中國對日投資也在不斷增加。全球經濟危機會促進雙方的經濟依賴進一步加深。
在文化合作領域(包括教育、科技、藝術、媒體等),除了日本對于高技術轉讓控制比較嚴外,總體上中日雙方已經建立了比較密切的交流與合作關系。以教育為例,在日本的外國留學生大約60%來自中國,而日本也是在華外國留學生第二大來源國。并且雙方都在醞釀吸引更多的留學生。
政治上,在鳩山首相明確表示不會參拜靖國神社后,中日關系中暫時不存在重大的“刺激”。雙方合作編寫歷史教科書在繼續進行中。日本天皇破例會見習近平副主席,說明日本非常重視與中國建立穩定的政治關系。對于建立東亞共同體,雙方都意識到這是大勢所趨,區別在于中國主張首先在“東盟+中日韓”(10+3)的框架內進行,日本則主張還要加上印度、澳大利亞與新西蘭三國(10+6)。
因此,可以認定:未來2至3年內,中日關系將走向進一步合作;未來5至10年內,只要日本領導人不進行“小泉式操作”,雙方的軍事合作不撼動美日同盟(可能性不大),中日合作也會進一步深化;如何構建雙邊合作不斷深化的長期框架,則是中日雙方應該著手謀劃的重大課題。
中日雙方目前都屬于“有全球影響力的地區大國”,日本謀求從“經濟大國、政治‘小’國”轉身為“全球政治經濟大國”,或者說“普通國家”;中國則希望從“政治大國、經濟‘小’國”發展為“全球政治經濟大國”。
日本“先經濟后政治”的國家發展道路,在吉田茂時期已經確立。20世紀80年代,中曾根康弘根據當時日本在全球的經濟地位首次明確提出日本要當“政治大國”,這一目標在20世紀90年代因為遭遇“失去的十年”而受挫。21世紀初,小泉純一郎試圖通過“靠緊美國”的外交戰略來實現這一目標(如修憲與爭取“入常”),但沒有取得明顯成效。
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亞太地區在全球經濟版圖中的擴展等因素,促使新上臺的民主黨政府轉而采取“親美入亞”的外交戰略,在保持“對美外交基軸”的前提下,明顯增加了亞洲鄰國在外交中的分量,因而提出“友愛外交”,主張建立東亞共同體。但是,意識到自己的經濟發展后勁難以匹敵中國,加上顧忌美國的反應,日本主張共同體應包括印度、澳大利亞與新西蘭三個非東亞國家。這顯示日本意識到區域一體化的必要性,卻又對與中國聯手充當東亞整合的雙發動機缺乏膽略與信心。
“10+6”模式將大大減緩東亞整合進程。中國堅信,只有“10+3”模式才是真正可行的。
我們的觀點是: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只能列為東亞共同體建成后再予以吸納的對象,日本應該放棄推行低效乃至不切實際的“10+6”模式,以“10+3”為基礎,與中國攜手,充當東亞整合的雙發動機。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起中日合作不斷深化的長期框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