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4日電 香港《亞洲周刊》今年第3期刊文說,臺灣近期查封上百家地下電臺,終結地下電臺在藍綠對峙中的“灰色生存空間”。“制藥”、“賣藥”、“洗腎”通過地下電臺形成循環關系,地下電臺則一手賣“藥”牟利,一手賣“獨”防身。取締非法電臺,終結地下電臺在藍綠對峙中的“灰色空間”,其實只是解決島內老人及非法用藥問題的第一步。
文章摘編如下:
來到臺灣南部高雄、嘉義一帶,扭開收音機,就可聽見略為嘈雜的訊號聲中,非法地下電臺傳來這樣的對話:
“這種藥能養精神、壯筋骨、補氣補血,專門幫我們保養腎和膀胱。”電臺節目主持人說。“那骨質疏松呢?”一名打電話進來Call In的聽眾問。“哦,骨質疏松”,電臺主持人靜默半晌,聽眾續問:“吃這有用嗎?”電臺主持人:“可以可以,一次四粒,照三餐吃就可以了。”聽眾:“要吃這么多哦。”
電臺主持人已化身變成了醫生,通通有問必答,這已是臺灣媒體的世界奇景。二零零九年的最后一個星期,臺灣通訊主管部門“NCC”所屬的電信警察隊開始展開行動。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臺灣南部還有一百一十七家非法地下電臺,經過了連續二天的大取締,掃蕩了快二十家地下電臺,到二十八日,還有九十一家地下電臺發聲,但是寒蟬效應已經發生,到了十二月三十日,只剩下二十六家地下電臺發聲。
五天之內重創地下電臺的五分之四,公權力可謂大幅伸張。二零零四年美國腎病數據庫就統計,臺灣的洗腎及尿毒患者的增加數是全球第一,臺灣腎臟醫學會更進一步分析發現,南臺灣民眾洗腎情形居高不下,特別是臺南市、嘉義市、高雄縣和高雄市。
“這個原因可能與南臺灣某些地下電臺販賣不合格藥品,以及當地民眾有高血壓、高血糖和高尿酸有關”,曾任臺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的黃秋錦指出,南臺灣曾有砷等土地污染,或許也是因素之一。在黃秋錦發表“臺灣慢性腎衰竭登錄系統年透析年報”中,指出臺灣腎病患平均發生年齡六十三歲,比日本六十九歲為早。
為洗刷臺灣“洗腎王國”臭名,一月五日,“NCC主委”彭蕓更親自出席與臺灣“衛生署”正式成立“處理違反衛生法令節目及廣告聯系會議”,攜手共同打擊偽藥市場,遏阻違法藥品泛濫,為民眾健康把關。
早在一個月前,臺灣“行政院長”吳敦義就已提出要求:地下電臺多的地方,賣藥就多,洗腎病人也多,這“三多”影響庶民生活甚大,為了民眾健康,“衛生署”應與“NCC”、“新聞局”連手,好好取締地下電臺。
臺“新聞局長”蘇俊賓則分享了自己親身體驗:他和地方人士吃飯,熱情的地方人士不斷地勸酒,于是蘇俊賓就推說自己會起酒疹,但地方人士更熱心,馬上就請他兒子回去,不一會兒騎著摩托車來帶著一排藥,藥名只有三個字:“賽華陀”。當蘇俊賓問地方人士說,這個藥是吃什么的?地方人士會答:“你吃了這個藥,喝再多酒都不會起酒疹啦!”
問題是像這樣號稱“賽華陀”的藥吃多了,洗腎病人也多了。事實上從“制藥”、“賣藥”、“洗腎”已形成一種“供應鏈”循環關系,地下電臺通常采取最精簡的營運模式:一個主持人、一個工程師、一個送藥人員,再加簡單二手設備,據臺灣交通部門估計,地下電臺每月成本大概只要新臺幣一二十萬(約六千二百五十美元),但每月販賣未送檢驗及未經“衛生署”核準的藥品收入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再加上廣告,利潤極高。
事實上從警方破獲地下電臺經營資料中發現,成本僅值三百元的罐裝藥,卻以三千元高價賣出,而且越貴的藥銷路越好,顯示臺灣人迷信越高價藥品療效越好,由于利潤高,即使遭到取締,復播率非常高。一般地下臺的發射器都不會和播音設備放在一起,發射機具多會另設他處,所以警察取締抄臺時,未必都能沒收到發射器主機,而即使順利沒收,地下電臺也會再花個幾萬元來添購便宜機器,反正回收利潤遠大于支出!
從島內“戒嚴時期”開始地下電臺出現,發出非主流的聲音,一九九零年三月民進黨秘書長張俊宏在島內多地設立廣播電臺,一直到二零零四年“三•一九槍擊案”,靠著地下電臺半天之內快速散播謠言耳語,使得島內“大選”一夕變盤,包括二零零九年高雄市長選舉陳菊和黃俊英之戰,地下電臺的各種傳播言論也活躍參與,最后陳菊以些微之差勝出。
也因為地下電臺和綠營有如此淵源,也發展出了“政論賣藥”的新商業型態。臺灣媒體觀察學者就曾指出:一手賣“藥”牟利,一手賣“獨”防身,是地下電臺得以逍遙于法治灰色地帶的主因,這也是地下電臺為什么過去視“藥事法”如無物,就連“NCC”過去也對它無可奈何,過去地下電臺或許是以“政治言論”為主,“商業交易”為輔;但在利潤的誘因之下,“臺獨”言論反而可能成為商業的掩飾,用更大的社會風險作為代價。
事實上,二零零六年民進黨“執政”時,臺灣“衛生署”就曾調查監錄全臺的五十六家電臺,結果發現平均每家電臺都會出現十種產品,而這些產品不少都只有食品認證,但電臺卻宣稱有療效,其中以骨骼酸痛的廣告最多,占一成四,另外就是保肝產品。
地下電臺販賣偽藥,消費者以中老年人為主,節目中以親切、生動的鄉土語言,說的多是一知半解的醫學知識,“臺灣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李碧姿則指出,電臺主持人的甜言蜜語,使老人家容易因此掉入陷阱。只要聽眾一call in到節目里,主持人馬上就會寒暄問候,“比起一年回家探訪幾次的兒女,地下電臺還比較親!”李碧姿說。
目前全臺灣有二成的老人每日用藥五種以上,而重復用藥的藥量是一般人的五倍,吃錯藥的機會比一般人多七倍,也難怪非法地下電臺視此市場為一塊“大肥肉”,連收音機都免費送給老人!根據“臺灣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的資料,每五位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三位有高血壓、一位高血脂、一位糖尿病,且老人平均患有一點四種慢性疾病。
“這其實已是一個南部的社會問題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NCC”官員表示,缺乏社會服務及家人的關心,地下電臺成為老年人的心靈依靠,也暴露了小區服務功能不佳的隱憂。
取締非法電臺,終結地下電臺在藍綠對峙中的“灰色空間”,但其實只是解決老人及非法用藥問題的第一步。“NCC副主委”陳正倉表示,該部門在取締非法電臺的同時,也加速“第十一梯次廣播釋頻”,在預計開放一百五十五個小功率電臺中,有二十二個是公益電臺,能夠填補過去地下電臺對老人“精神依靠”的功能。(張殿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