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日刊文說,“80后”年輕人買房之苦,反映了“中等階層”繼續擴展的困難。中國總理溫家寶2月27日與網民對話時承諾,要在任內管好高房價問題。當局如何展現其管理房價的決心讓人期待。說到底,讓更多人擁有房子不僅是幫助年輕人解決婚姻與住房問題,更是推動中國社會中等階層成長,這項工程是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文章摘編如下:
進入2010年,中國年輕人的精神困惑與生存狀態成為輿論的聚焦點。從報刊與網絡上年輕人對生活現狀的描述與自我調侃看,社會恍若進入“奴”的時代。除了已經廣為人知的“房奴”、“車奴”、“卡奴”以外,最近被討論的還有“證奴”(為報讀考取各種資格證書而負債累累)、“婚奴”、“孩奴”,以及中國式“白奴”。
所謂“白奴”,全稱是“白領奴隸”,其涵義與“月光族”(每月收入當月花光,無法儲蓄)大同小異,但是估計是“月光族”仍無法讓當事人透徹表達心頭之痛,中國人還創造了“白奴”一詞,作為對“白領”的新解。
“白奴”擁有自己的辦公桌、電腦,擁有穩定工作與收入,但是“奴隸主”——房子、車子、奢侈品、人情世故對他們榨取的利益不菲,因此,“白奴”每月薪水到手中沒一會兒功夫,旋即支付出去,原本被人羨慕的白領成了名副其實的“薪水白領”。
壓力看來正往最年輕的職工群體聚集,他們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年輕人,簡稱“80后”。今年2月,《廣州日報》聯合新浪網、大洋網以及現代國際市場研究有限公司展開針對“80后”生存狀態的調查,來自廣東、北京、上海、浙江的3313參與調查的年輕人中,有三成自認是“月光族”。再根據中國其它媒體的報道,“80后”負債累累,寅吃卯糧例子并不少見。
以出生年份界分人的社群,這種分法并不完全科學。但無可否認,“80后”身上有明顯的共性:他們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后成長的新一代,也是實行計劃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他們生于中國各項事業最飛速發展的階段,物質條件連年提升,幾乎沒有經歷過物質環境變差的經驗;作為家中“小皇帝”,他們集家長們萬千寵愛與期望于一身,很多人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們對未來更有自信也更強調個性,有人說他們更不能承受挫折,不愿吃苦;也有形容他們敢于實現自我,理直氣壯追求人生享受,體現了新時代的精神。
這群年輕人的生存狀態、希望與失望、壓力與困惑正在成為社會的重要課題。從今年開始,“80后”之中最年長的一批將邁入而立之年,并且會漸漸步入社會大舞臺的中央。統計數字則顯示,在中國13億人口中“80后”人數超過2億。而在另一方面,節節攀高的生活成本與緩步前進的工資增幅則讓他們在初入社會就感到不勝負荷的重壓。
這種矛盾尖銳地集中在房地產價格上,在前述《廣州日報》的調查中,超過八成受調查者存款不及10萬元人民幣(約2萬新元),而婚房是他們的第一恐慌。去年下半年,經濟學家陳志武在博客中提出,“80后”因為房地產而淪落為最沒有志氣的一代,之后有關“房子讓80后成為垮掉的一代”的說法網上引起熱烈回應。不久后,網上又有一帖子《姐妹們,把沒房的男人當垃圾般扔掉》,從反面論證了婚房對年輕人的壓力。
“80后”面對窘境,與中國改革開放中期以后財富分配公平性滑坡不無關系。學者的研究顯示,在1997年至2007年間,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下降了11%,降幅最大的是工資性收入,說明工薪階層得到好處在相對減少。
換一種說法,問題反映出國家總體經濟騰飛與居民收入結構及社會結構變化的脫節。許多城市的資產價格與工業化國家并駕齊驅,但是國民收入與社會結構仍處于低級階段。
社科院2010年度的《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就指出,“中產階層”規模仍然處于工業化初級階段狀態,截至2007年只有22%,社會結構的變動滯后經濟結構發展大約15年。
此時,那些曾20世紀90年代末、本世紀初購房的 “70后”正為房價飆升暗自慶幸,留下“80后”以及未來的“90后”去承擔經濟騰飛與國民收入結構偏差的苦果。
年輕人買房之苦,當“車奴”、“卡奴”的掙扎,反映了“中產階層”繼續擴展的困難。對于“80后”而言,他們接觸到的國際資訊告訴他們,房子、車子、信用卡、休閑旅游不算是奢侈品,而是現代生活的必須,無奈他們大多數人無法較輕松地擁有這些資產。
中國總理溫家寶2月27日在與網民對話時承諾,他要在任內管好高房價問題,當局如何展現其管理房價的決心讓人期待。說到底,讓更多人擁有房子不僅是幫助年輕人解決婚姻與住房問題,更是推動“中產階層”成長。這項工程是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韓詠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