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4日電 臺灣《聯合報》24日刊文《中國旱災對全球沖擊相對有限》。文章說,中國西南地區大旱,造成區域性的稻米、甘蔗等農作物供給吃緊。臺灣地區的經濟界人士認為,大陸旱災對本土影響較大,對全球影響沖擊相對有限。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西南地區大旱,造成區域性的稻米、甘蔗等農作物供給吃緊。臺灣地區的法人認為,大陸旱災對中國本土影響較大,對全球影響沖擊相對有限。
復華全球原物料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目前正值大陸西南地區季節性的枯水期,這次嚴重干旱除沖擊當地農作物收成,當地部分礦業也受間接影響,例如磷、錫、煤等。
但法人認為,旱災對全球沖擊相對有限。匯豐全球關鍵資源基金代理經理人蕭若梅認為,大陸至今還是農產品進口方,本地農產品全供內地市場,西南旱災對中國本土影響較大。
蕭若梅說,全球農產品原物料供應地區主要來自美洲和澳大利亞。但今年南美地區豐收,北美原物料收割現階段也到旺季尾聲,全球農產品這一、兩年表現較平穩,除非美洲或澳大利亞發生大型旱災,造成全球性供需失衡才要特別注意。
德盛安聯全球農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也說,黃豆是全球農金產業的觀察指標,近來巴西、阿根廷及巴拉圭農民搶種,出現大豐收,導致價格下跌,預料短期黃豆期貨價格走弱。
摩根富林明投信商品市場產品經理劉念華則表示,去年景氣回溫,加上商品價格跌深,展開一波強勁漲勢,但軟性原物料商品的表現十分兩極,價格波動很大。例如棉花價格頻創新高,但是咖啡、玉米、豬肉等價格卻暴起暴落,目前氣候大幅影響軟性物料現象還不明顯。
臺灣地區的投資人參與農產品行情多半靠基金,不過最近一個月,島內幾檔農業基金如元大全球農業商機基金、德意志DWS Invest全球神農LC、華南永昌全球神農水資源基金等,平均報酬不到百分之二。
呂丹嵐指出,目前來看,新興市場崛起帶動對原物料的龐大需求,但供給面可能因氣候無常、蘊藏枯竭等因素而變動,長期供需其實呈現失衡,未來恐怕會更嚴重,農產品中長期行情還是向上。
舉例來說,中國大陸在過去二三十年間因為人口成長、所得增加,對于咖啡的需求整整成長了13.6倍、汽車銷量更增長60.4倍,印度、俄羅斯、巴西、印度尼西亞等人口共達五十七億人之譜,仍潛在巨大的原物料需求。(許玉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