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鰲)海外華商“追智向新”: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中新網博鰲3月27日電 (記者 王子謙)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華商領袖與華人智庫圓桌會議26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多位與會華商就如何擁抱新趨勢,把握科技大潮展開討論。
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吉人指出,當下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地緣沖突加劇了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穩定構成威脅。然而,以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為代表的新技術群體性突破,正全面重塑全球產業格局。
“智能駕駛作為新一代技術的集大成者和新質生產力代表,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動力。”廣東歐美同學會副會長韓旭認為,當前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格局正在重塑,華商企業通過推進技術研發、產業化應用,能與全球伙伴攜手共建開放、包容、共贏的自動駕駛生態圈,共同開啟智能出行新時代。
“我可能是院士中唯一一個開餐館的。”民建中央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以他的經歷講述科技如何賦能傳統行業。他表示,通過人工智能和現代基因組技術結合,可以針對特定疾病或個人給出相應的個性化處方或群體化母方。
程京介紹,目前這一技術正在進入生活領域,他開辦了個性化的身心調理餐廳。客人進入餐廳前要先檢查身體情況,餐廳會根據客人的情緒搭配藥膳。
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看來,全球產業鏈重構、科技創新迭代的背景下,華商的跨境資源整合能力、創新生態構建能力和耐心資本的培育能力正顯現優勢。他建議華商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改革試點,深度對接全球資本,通過技術引進人才回流雙向驅動,構建研發孵化產業鏈的全鏈條。
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蔡冠深說,香港應充分發揮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橋梁和窗口的作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高地和高端人才匯聚地,促進低空經濟的發展,推動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一步提升新質生產力。
培育打造新質生產力,各類人才必不可少。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吳立春投身職業教育。他表示,職業教育作為中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質生產力培育和中國式現代化推進當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建議職業教育依托產教融合,圍繞新質生產力進行專業、課程、教學以及評價標準的變革,通過人才供給側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完)


華人新聞精選:
- 2025年03月22日 17:02:50
- 2025年03月21日 11:17:35
- 2025年03月20日 13:26:44
- 2025年03月19日 13:16:09
- 2025年03月19日 1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