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華裔青少年看上海:多元研學體驗激發文化共鳴
中新社上海4月23日電(范宇斌)“親情中華·相聚上海”第四屆澳大利亞華裔青少年看上海研學團結營儀式23日在滬舉行。29位學員通過10天的深度研學,全方位感受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科創活力與海派文化底蘊。
“在沉浸式展廳中,地面震動配合戰場音效,讓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祖輩經歷的戰爭創傷。”走進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學員胡若曦(Claire Hu)深刻理解了和平的來之不易。她還特別提及館內“手”形雕塑的深刻寓意:“從不同角度看,它握著的可能是一支槍,也可能是一支筆。這種視覺沖擊和象征意義啟發我深入思考中國在戰爭中的犧牲。”
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東校,陳玥(Yolanda Chen)感慨:“我們有機會與中國學生分享彼此的經歷,看似簡單的互動,卻讓我們在歡笑中重新連接了文化基因。”學員趙晨辰(Elysia Zhao)則結識了四位“小師妹”,還學會一句上海話“謝謝儂”,她認為“這種跨文化友誼比景點打卡更珍貴”。
金山呂巷水果公園的鄉村研學則打開另一扇窗。學員強強(Sean Chhoeu)在捶打年糕、聆聽“小白龍”民間信俗中觸摸到鄉村振興的脈搏:“傳統農耕智慧與現代農業技術的結合,讓我看到中國城鄉發展的平衡之美,也在鄉村之行中延續了文化根脈。”
夜跑外灘、體驗外賣……學員們以年輕視角發現城市肌理。學員亞倫肖熊(Aaron Xiong)在10公里夜跑中感受到上海夜晚的魅力:“燈火通明,街道繁忙又不失寧靜,還有隨處可得的便利——24小時便利店、共享單車、光亮且安全的街道、便捷的公共交通。在夜跑中感受這座城市的活力,足以讓我驚嘆中國生活的現代與高效。”
上海馬戲城的演出則讓學員張駿皓(Lucas Zhang)領悟了藝術背后的精神:“我見識了中國表演藝術家的才華和海派文化的魅力。這場演出讓我明白‘合作’的重要性:編劇、演員、幕后團隊、音樂人等每個人都發揮所長,才能共同呈現一場完美的演出。”
學員孫小意(Averie Sun)認為,“我此行最大收獲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這比任何活動都更加重要。我很享受與中國學生的交流,讓我有機會接觸不同的文化,看清自己的生活和他們的生活之間的異同。這樣的經歷很有意義。”
本次研學活動發起人及總策劃、澳大利亞悉尼上海商會會長卞軍受訪時說,研學活動致力于為澳大利亞華裔青少年提供一個近距離了解中國、感受上海活力的機會。學員們對上海的熱情很高,善于用自己的視角看待和分析新鮮事物,發現上海在經濟、科技和文化等領域的閃光點。(完)


華人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13日 15:41:02
- 2025年05月09日 09:24:47
- 2025年05月07日 10:36:13
- 2025年05月06日 14:19:48
- 2025年05月05日 18: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