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為什么搶劫、綁架在這里成為“家常便飯”,而中國人又時常成為受害者?
“當時要是沒有卡車司機的喊話,估計我到尼日利亞的第一天就遭遇搶劫了。”和這次被綁架的同胞一樣,張華(化名)也在尼日利亞南部從事與通信工程有關的工作,但顯然要比前者幸運。
一位中方施工人員的歷險
來尼日利亞的第二天一早,張華就從拉各斯趕赴哈科特港(河流州首府),車走到瓦瑞附近,時間已經是晚上8點多了,還下著雨。司機正小心開車前行,突然迎面開來一輛大貨車,貨車司機朝張華車上的司機大喊了兩聲,張華車上的司機聞聽,馬上剎車掉頭。張華正納悶怎么回事,司機失神地說前面有“阿里巴巴”。當時車上還有兩個武裝警察,聽說后都不敢繼續趕路了,張華一行只好掉頭回瓦瑞找了個旅館住下。
第二天再次啟程前行,大約離瓦瑞10公里左右,張華看到路邊一輛小客車扎在草叢中,車身上很多的彈坑,估計是昨天晚上被搶的。“現在想來相當的害怕。”張華事后心有余悸地對《國際先驅導報》描述說。
張華后來在哈科特港工作了6個月,“那里簡直太亂了,當地社區問題太嚴重。”在張華所在的工地,經常會聚集一些小混混“找你麻煩”——其實就是要錢。“上來就說想和你談談,我一般見到是生人就裝不懂英語,要是實在不行就裝傻,不懂他們要什么。”張華記得,后來都是調來大批的警察才把他們嚇走。
雖然雇警察要很多錢,“但我們還是愿意把錢給警察,也不愿意給那些混混們,因為這些混混只要你給了其中一個。其他的社區的人就會馬上過來和你要。到時候你不給也不行。”
中國人受到哪些安全威脅?
中國駐拉各斯總領館經濟商務室2006年3月曾經公布一份報告,總結了在尼華人和企業所受到的安全威脅,從中也可一窺當地的安全狀況。
首先就是夜闖住宅、持槍歹徒搶劫案發率呈上升趨勢。2005年至2006年,中國在當地的數家企業的職工都曾遭遇尼武裝匪徒搶劫。
影響安全的另一個因素是尼社區安全、勞資問題突出。中國工程承包企業項目多在偏遠郊區或農村,需征地建廠,其補償款一般均由尼政府全額支付。但周邊居民仍然尋機滋事,阻撓施工建設。同時,根據尼日利亞慣例,在一個地方建設項目,需要雇傭當地村民作為勞工,其工資是普通勞工工資的4倍,而且很難管理。如若強行拒絕雇用當地勞工,其村民便會聚集擾亂正常施工,嚴重者會危及職工人員生命。
陸上不安全,海上更是匪盜猖獗,路經此地的中國漁船經常遭到襲擊。大連漁業、哈維斯漁業和中漁公司主要從事漁業捕撈業務,近年來在尼近海遭各種襲擊20多起,直接經濟損失數十萬美元。
當地人把中國人列為“有錢人”
當記者驅車來到拉各斯州一個名叫“八公里處”的一個中國公司承包的筑路工地時,赤熱炎炎的大太陽底下,40多度高溫,在黑人兄弟干活的人群中“點綴”著少數幾個中國人,他們是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公司拉各斯經理部的史總和他手下的一些項目工程技術人員。
為了優質、按期完工,史總往往在工地上一干就是好幾天,見到史總他那被高強度紫外線曬的黝黑的皮膚,簡直都趕上當地黑人兄弟了。
“嘿,如果真成了黑人倒也好了,至少不用擔驚受怕了。”老史笑著回答著記者的“擔心”。今年50多歲的史總說的得一點都不錯。在尼日利亞誰聽說干體力活的黑人被劫為人質或被搶過?
在尼日利亞,中國人也“享受”了歐美人的待遇,被稱為“白人”。但是,就是這么一個稱呼,也把中國人列入到“有錢人”的行列。5日凌晨在尼南部河流州埃莫華地區發生的武裝歹徒持槍搶劫并劫持5名工人為人質,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說和當地人的這種認識有關系。
貧富分化造成綁架勒索成風
尼日利亞貧富分化十分嚴重。一面是家有萬貫的富人,約占尼日利亞總人口的5%,另一面是廣大窮人,約占人口的85%。貧富兩極分化導致了社會動蕩。
以尼社會治安最亂的尼日爾三角洲為例。該三角洲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尼所產的石油絕大部分來自該地區,而這次中國工人遭到綁架的河流州又是該地區產油最多的州之一。近年來,許多跨國石油公司在這里設立分部。然而,石油并沒有給當地人帶來幸福。
巨額石油收入的大頭歸國家財政所有,只有不到15%的收入歸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石油收入流入到腐敗者的口袋。當地的百姓依然過著一天不到一個美元的貧窮日子。
不僅沒有帶來財富,相反,自從發現石油后,西方石油公司只顧采油,不顧環保,幾十年下來,昔日清澈見底、縱橫交錯的河流如今被漏油嚴重污染,昔日郁郁蔥蔥的植被和樹木因石油污染遭受毀滅性打擊,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居住條件也變得十分惡劣。
“尼日爾三角洲對所有使他們面臨生態災難的個人和機構有一種深深的仇恨。”尼日利亞《商業日報》的編輯古德溫·恩娜娜說。
近幾年來,尼日利亞發生的眾多爆炸、搶劫、綁架外國石油工人的事件均發生在這塊盛產石油,卻又十分貧困的尼日爾三角洲。
分析人士認為,一般來說,尼日利亞武裝人員綁架外國人質主要出于兩種目的:勒索錢財,或者是提出一定的政治要求。前者一般是由當地的一些零散的武裝組織所為,通常在領到贖金后就會釋放人質。后者往往則是由一些有一定規模和政治意圖的武裝組織所為。如最近比較活躍的“尼日爾河三角洲解放運動”,該組織至今還扣押著去年12月7日綁架的意大阿吉普石油公司的4名外籍員工,并以此要求尼政府釋放他們的頭目。(來源:《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戴阿弟 梁尚剛 林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