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制定了“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方針,但是在初期出國留學訪問學者較多,年齡大的較多。到上世紀90年代以后自費留學規模越來越大,從攻讀博士逐步發展到碩士,甚至是在海外讀本科或中學。留學低齡化的趨勢更加明顯。由于他們走出校門后部分選擇了回國就業、創業,因此海歸就業、創業也開始呈現年輕化的態勢。
——年輕海歸創業集中在新興領域
——創新能力和國際化視野是年輕海歸的獨特優勢
——適應國內環境能力還有待提高
2008年1月份揭曉的2007年度國際科技獎的突出亮點是:青年人才成為科技創新的生力軍。這其中中青年占到61%,獲獎項目第一完成人中有海外留學經歷的項目共90項,占項目總數的33%。據統計,在2007年第二屆上海留學人員成果展上,在上!霸钡牧魧W人員中,有40%海歸年齡低于30歲,多為“80后”海歸。2007年11月份,廣東佛山舉辦了一個創業經驗座談會,參會人員多為青年海歸,他們剛走出校門就選擇回家鄉創業。
最近幾年,中國回國創業留學人員逐步趨向年輕化。杭州市專家與留學人員服務中心主任管宇認為,隨著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呈現低齡化,他們學成回國很可能面臨專業對口就業難。這會導致更多的“初生牛犢不怕虎”,也就是選擇創業的年輕海歸越來越多。
管宇認為,海歸創業年輕化有多種表現:有的憑借對自己專業的信心,有專業技能,綜合考察走上自主創業之路;有的回國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不愿意加入所謂的“海待”一族,萌生自己創業的想法;有的在企業或者科研機構工作兩年后,再選擇為自己打工等。他們創造自己事業的過程,有成功,也有失。患扔袆撔,也在汲取前輩的經驗;有優勢,也有劣勢與局限。
優勢:年輕就是資本
恰逢新機遇,思維西方化
許多年輕海歸創業憑借的最大優勢就是年輕。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姚納新說:“現在的海歸創業因為年輕,有激情、沖勁,敢想敢干,富有創造力,接受起新鮮事物更加靈活!奔幽么蠹舆_國際商務投資集團總裁閆長明還認為年輕的一代海歸趕上了很多好的機遇。他舉例說:“2000年以后,國際新經濟形勢、高新科技、新經濟運行模式的出現,都造就了一些新機遇。這些新機遇,催生了年輕海歸多將創業的注意力集中在新事物上,比如網絡游戲、風險投資等!
同時,由于較早開始系統接觸海外文化,年輕一代學子的思路、綜合能力、表達能力,從整體上看都比海歸學長們更國際化。尤其是在創業的資源整合方面,他們更具備國際化的視野,更能注重吸引國際化的資金和人才,更能瞄準國際化的市場。
“這些因素對他們以后的創業意義重大。”閆長明說,“因為他們的創業帶有明顯的模仿西方先進理念色彩,而在那些西方國家,已經呈現了一種相對成熟的經濟模式,所以,如果他們在了解西方經驗的同時也能夠摸索出本土化的發展道路,在這種情勢下年輕海歸是有優勢的!
切忌:把握不清局勢
不能準確評估自身技能
年輕的海歸經歷了從國內學校到國外學校的成長過程。他們從高中或者大學就走出了國門,于是出現的問題就是對國內的基本情況尤其是社會發展和經濟運行狀況了解得并不透徹和全面。因此創業過程中對項目的規劃、判斷等方面就會遇到很多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姚納新結合自身創業實踐給出了建議。他認為,創業前的調研工作要充分,有了項目不要著急盲目去做,要看是否能得到市場認可;同時,年輕海歸不要為了創業而創業,他們應該去運作比較成熟的公司工作一段時間。創業者可以從中評估自身技能與社會需求間是否存在著差異?創業的想法能否在所處的環境中實現?得出這些判斷是每一個創業者必須要經歷與磨練的過程。
必須指出的是,受到海外文化熏陶的年輕海歸,其人生觀、價值觀已與在國內時大有不同。因此回國創業過程中其對環境適應能力還有待提高。年輕海歸經常對國內的某些做法和理念不理解,“國內做事情怎么是這個樣子,國外就不是這樣的”成了他們的口頭禪,他們總是天真而執拗地認為自己站在了先進理念的一方,站在了正確的一方。姚納新分析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做事準則,年輕的海歸選擇回國創業也不應該本末倒置,不能急著去改造,而是去認識、適應這個世界。年輕海歸要想辦法利用這些現實的資源,根據自己的條件去做整合、調整!
年長的海歸還建議,年輕海歸在創業的同時,也要注意虛心學習,不斷培養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對事物的判斷能力、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管理企業的能力、與外界及公司內部的溝通能力以及對資本市場以及社會市場的掌控能力。
建議
閆長明認為年輕海歸要提高自己創業成功的幾率,要從以下方面下手:第一要充分了解國情;第二,多與社會各個方面交流學習;第三,雖然回國創業,也要加強與曾經留學的國家接觸;第四,建立一個優秀的團隊來創業,要善于集合國內人才力量、早期海歸的力量和國內為海歸搭建的平臺。(田媛媛)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