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是否準確?你要融入中國國內這樣的商業環境
信息是否對稱?要充分了解國情、考核創業地點和伙伴
企業融資是否有效?現在只帶來“概念”是行不通的
管理是否到位?注冊與專利申請、保護都是關鍵
2008年5月26日,我們到上海參加當地舉辦的“華僑華人創業培訓班”。
這樣一個培訓班,目標很明確——告訴他們怎樣創業。
同已經歸國幾年的一位學員交流,他表示,自己現在還在考察公司選址,最近已經連續參加了好幾次的創業研討會、學習班,“先了解情況”。對于歸國創業,這位留美20多年的海歸表示:“希望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才能,這是一個好的方式。”
那么,這樣一個培訓班,海歸能夠學到什么?應當學習什么?
海歸創業,定位仍是最大的瓶頸
2005年歸國創業,入駐上海張江醫療器械園的贏生公司CEO胡鐵鋒提到創業瓶頸,直言不諱:海歸創業最大的瓶頸,是一個定位的問題。
“回國創業,不管是遇到的問題也好、挑戰也好,都是必須要經歷的、必須要做的。你回國創業,不要拿著你做過這個、你明白那個來說事;不能想當然說在國外應該這么做,在國外已經做得很好,就拿過來在中國照搬。你需要知道自己是在中國創業,得適應這樣的環境。”他提醒說。
對于歸國的創業環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是第一步;需要認識的不僅是國情,還有產業環境。
浦東新區歸國留學人員聯合會副會長程東表示:“總體而言,目前海歸在國內創業前景要比國外好。不管是回國創業還是打算回國的,大家都有共識。”程東同時表示:歸國創業需要對初創期的風險和困難有所準備,“在中國創業,初創期必須扎根國內,不能來回跑,做海鷗飛來飛去就不行。與在美國創業相比,當然有風險,但是沒風險就做不了大事。”
具體談到生物醫藥產業創業前景,上海安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俞強表示:“從做西藥方面來講,我們國內在原創性方面幾乎完全是空白。即使有我國最早研發出來的,但是專利也在國外。所以,我們現在是在開墾這一塊處女地。我們要有‘先烈’精神,不怕失敗。”
根據近幾年創業的經驗,俞強提醒,做化學藥中的新藥開發,可以通過新的模型、新的化合物庫來進行研發;做生物藥難度較大,蛋白藥、生物藥實驗室與國外還有差距。“我們需要充分利用國內豐富的人力資源,同時還需要引進國外領軍型的專家,專注于某一點的研發。”俞強表示,“點”的開發中小企業絕對不比跨國公司差,但在面上則無法競爭。
建立創業聯系網,跨越信息不對稱的瓶頸
3天的培訓班,頻繁而活躍的茶歇是一大亮點。開班第一天,學員們就成立了一個學習班班委,開始討論后期的聯絡、在網上建立群組等加強溝通聯系。
在創業過程中,同國內創業者、將要回來的準創業者、將要落戶的園區的管理者進行溝通以及建立溝通聯系渠道非常重要。“這是歸國創業的重要步驟,了解國情,選擇創業地點,同你將來可能的合作伙伴建立聯系。”上海吉瑪制藥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東旭在培訓班上說。
胡鐵鋒對此深表贊同:“我是2005年歸國創業的,第一年感覺在這邊誰都不認識。第二年開始通過學習班、同學會、朋友等認識了許多人,與張江集團(張江創業園區管理服務公司)的人也開始接觸,有些注冊、研發等問題就會與之進行溝通,否則你真的不知道怎么去找。例如,中國進口設備有政策,一定要按照商務部文件,一個字都不能差,否則那些研發設備就不能免關稅。園區就會指點你應當去找哪些部門、去向誰咨詢。否則你得花很多時間到各個部門去跑。”
對于上海留學人員歸國創業相關政策,培訓班邀請了上海市人事局留學人員工作處處長黃渭茂作介紹。落戶、出入境簽證、子女就學政策、車輛等問題都成為會上學員關注的重點,談到上海市留學歸國人員《上海市居住證》B證可以為出入境、就學等提供便利時,學員紛紛咨詢:“我回國10個月了,還不知道可以辦這個證。”
“這里有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留學生政策制定了很多,但是有的政策留學生沒有享受到。政府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還應加強。”程東補充道。
獲取風險投資,學會尋找第二桶金
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生物醫藥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這樣一筆錢從何而來,成了學習班學員最為關注的話題。
資金從哪里找?培訓班老師的觀點是:風險投資。“美國、臺灣生物醫藥產業的繁榮即得益于大量風險資金對其的投入。沒有這些資金,要談發展是不可能的。”
那么,如何獲取這些資金?
邱東旭認為,現在進入中國醫藥產業市場,最好帶項目、團隊、資金進來。在生物醫藥領域,要選擇已有眉目的、最好是已經申請了國際專利的、在國外已經有了一定程度開發的項目。“現在只帶回概念來是不行的,需要有一定的數據來支撐商業計劃書,才能獲得風險投資機構投資。另外,進入市場的時間越短越好,項目越簡單越好,周期不能太長。”
根據對已經入園創業者調查,在創業第一期,創業資金很多時候是來自“天使基金”——即主要來源于家人、朋友的資金,大概有50萬至100萬美元。
“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在于,要非常清楚這第一筆錢能夠將項目做到哪一步,并能夠保證用這筆錢一定能夠完成。比如說,需要做多少個實驗、獲得多少個專利,100萬資金能夠做到哪一步。這樣到第二步,風險投資才愿意進來,掘到創業第二桶金。一定要找到一個點,達到這個點以后可以獲得再投資。”邱東旭表示。
而對于具體洽談,邱東旭建議找一個專家幫助,確保擬定的商業計劃書符合風險投資公司的口味,并需要通過各種渠道與風險投資公司進行接觸,可以選4—5家風險投資公司進行對接洽談。
公司運營,注冊和專利需得到保護
培訓班上,另一個學員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是公司注冊與專利申請、保護問題。
俞強表示,現階段國內該領域風險投資較為薄弱,因此風險投資基金的主要來源要靠外資公司。這些公司主要考慮三個方面問題:公司上市后能否出海;專利能否出海;與國有資本投入的關系。“因而,注冊什么樣的公司非常重要。”
邱東旭同樣建議:“從最初的注冊開始,就要找專業律師、會計師做。”
作為生物醫藥企業,專利是其生命線。對于專利的申請與保護,俞強表示:“我國的專利法規法則雖然很健全,但是關鍵在于觀念上比較薄弱,不管是律師還是員工,專利觀念都相對薄弱。所以,在申請專利時需要請專門的律師,而在平時公司的運作上,也要加以適當的注意。”(徐山 李思 )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