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3日電 意大利《歐聯時報》6月13日刊發時評文章說,2009年,兩岸僑界又開始了更加務實的互動,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體現了民族的最高利益。從1949到2009,兩岸走過了風云變幻的60年。在中國人看來,60年一個甲子代表著一個輪回。既是一個終點又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相信,兩岸僑界的握手,前瞻兩岸的未來互動、可以樂見的祖國和平統一,在民族的最高利益下,睚眥必報兄弟鬩墻將成為終點,而廣大海外僑胞走向合作,走向團結,將是中華民族復興的一個新起點。
評論原文如下:
日前,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林軍首度以中國僑聯主席的身份訪臺,是自1949年60年來大陸方面首次赴臺進行的僑界最高級別接觸,實現了兩岸僑界領導人交流的“破冰之旅”。臺灣的華僑救國聯合總會理事長簡漢生和僑聯主席林軍在臺北共同簽署加強合作的交流協議書,無疑代表了兩岸廣大僑胞的根本利益,受到了海內外僑界的一致稱贊和矚目。
2008年歲末,胡錦濤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座談會上曾明確表示:“要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加強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維護國家主權協商涉外事務;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鳖D時間,這六點在兩岸三地乃至全球一石激起千層浪。輿論認為,“胡六點”不但順應了兩岸追求“和平共處”的時代潮流,而且也開啟了兩岸“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的寬敞大門。
一周后,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也正式做出積極回應。從對岸的蔣經國先生的解禁到連戰的和平之旅再到馬英九的積極回應,在一個中國的范疇內尋求最大的公約數,在中華民族的大屋頂下找到共同的支點,從政界到民間,從過去到現在,兩岸雖幾度山重水復疑無路,但終于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今天,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林軍訪臺進行僑務交流,揭開中華民族僑務史的新一頁,開辟了兩岸僑務工作的新局面。
針對海外華僑合作問題,在臺訪問的林軍表示,海外有很多僑團存在團結上的問題,沒有分臺灣來的或大陸來的。因此,看待這問題也不分臺灣或大陸,只要是僑團、不分兩岸,都需要和諧相處。
海外僑團的和諧相處是僑界由來已久的歷史問題,兩岸為爭取海外華人社團,在過去的數十年里曾采取各種手段分化互斥,相互打壓,人為的分化了海外華人社會的集體力量。今天兩岸僑聯的牽手,標志著兩岸海外僑社開始打破互不往來的藩籬,走向和解,走向合作。
2008年,兩岸關系曾書寫了可圈可點的一頁,從胡蕭會首次“試水”,到兩會制度化協商中斷9年后得以恢復,再到“團團”“圓圓”入臺劃上圓滿句點,在臺灣不獨的基礎上,兩岸紛紛懷著善意展開了交流與對話,為兩岸關系的改善創造了有利氣氛。對于種種良性互動,我們都不希望它戛然而止,畢竟胡錦濤的講話已經釋放了務實的信息,炎黃子孫依然在期待著兩岸關系能走上更務實的道路。
2009年,兩岸僑界又開始了更加務實的互動,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體現了民族的最高利益。從1949到2009,兩岸走過了風云變幻的60年。在中國人看來,60年一個甲子代表著一個輪回。既是一個終點又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相信,兩岸僑界的握手,前瞻兩岸的未來互動、可以樂見的祖國和平統一,在民族的最高利益下,睚眥必報兄弟鬩墻將成為終點,而廣大海外僑胞走向合作,走向團結,將是中華民族復興的一個新起點。(博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