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日電 在德國已有近120所中小學教授漢語,它們特別集中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巴伐利亞州和巴登府騰堡州。與1998年微不足道的34所中學相比,這個數字在10年內增加了近3倍。加之為數眾多的社會性私人學校和語言學校也在提供漢語課程,漢語在歐洲可謂新興熱門。
曾經有人抱怨中國孩子學英語難,等咱們國家強大了,讓外國孩子也嘗嘗學中文的苦。其實在國外的中小學里,學中文已經不是稀奇事。很多小學4年級的孩子就開始咿咿呀呀地學說“你好、再見”。在德國已有近120所中小學教授漢語,它們特別集中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巴伐利亞州和巴登府騰堡州。與1998年微不足道的34所中學相比,這個數字在10年內增加了近3倍。在法國更有近200所中學將漢語作為高中畢業會考選擇課程之一。加之為數眾多的社會性私人學校和語言學校也在提供漢語課程,漢語在歐洲可謂新興熱門。
一年級女孩就學漢語
慕尼黑大學一位法學教授的女兒在學校學習漢語。問起學漢語的動力,他說,女兒尤莉雅在班里成績名列前茅,學有余力,所以就決定學漢語。記者問他是否也考慮到將來就業的關系,他表示不是沒有可能。他指導的德國博士生中就有研究中國法律的,他們一邊在上海的德國律師事務所上班,一邊寫博士論文,當然還要學漢語了。畢業的博士中甚至有人已經開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在德專門從事涉華訴訟和咨詢,業務做得很是紅火。
16歲的康斯坦才讀高一,但學習漢語卻已經有三年了。明年,她就要開始準備高中畢業會考,除德語英語數學這三門必考課程外,她決定選擇漢語作為選考課程。但她所在學校的漢語課程只是興趣小組性質,無法提供作為考試科目的教學。當她把這個決定告訴教導處時,得到的首先是否定的答復,學校將不會批準她的申請。但是她和她的母親多次和學校溝通,并且表示這一決定絕非一時腦熱的兒戲,加上她的十分堅持,終于說通了校方。下學期開始她將會每周一次去附近一所開設漢語作為會考課程的學校,在那里上課考試,此外那里的漢語老師還將對她進行個別輔導。
另一位母親也說,她的侄子現在才29歲,但已經是聯合國的官方德漢翻譯了。她一直堅信漢語將成為未來的“世界語言”,自從看到侄子的成功后更是深信不疑。所以孩子還小時,她就一直在旁“慫恿”動員。現在她的兩個孩子都學上了漢語,最小的女兒雖然才上小學1年級,但也躍躍欲試。
說到中國和華語地區的經濟騰飛,任職大型跨國公司經理的一位父親深有體會。他攜家帶口在香港、上海、北京、東京旅居多年,親眼目睹了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當然這一切也被他的孩子們看在眼里。他半開玩笑地說,要是他也會漢語,大概現在就是這家跨國公司的亞洲區總裁了。
17歲的莫里安笑著抱怨說,自他從廣州學習回來后,他就成了學校的名人,短短一個月內就連做了3個報告,好不辛苦。同學們都很好奇,中國究竟是怎樣的,所以也老是問個不停。他估計明年報名漢語課的人至少得翻一倍,很多同學現在就已經在打聽相關的信息了。不過他自豪地說,回來后他的水平在班上馬上魚躍龍門,從后幾名成了前幾名,大家現在對他都刮目相看呢,所以明年他還要到中國來強化漢語。
漢語是新的求財之道
在德國學習漢語的學生,一般來自教育程度較高的中產家庭。這一方面和父母的開明程度及社會閱歷有一定的關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德國要求文理中學(相當于國內重點中學)的學生必須在德語外必修兩門外語,很多學生因此應付不及。而教育程度較高的家長可以盡自己之力或出資請家教輔導孩子的這兩門外語,使得這些孩子有了學習第三門外語的時間和精力。很多教授、醫生、律師甚至自費把還沒資格學第三門外語的4年級以下孩子送到語言學校學習漢語,正是應了“學漢語要從娃娃抓起”的準格言。
學中文的學生中,極少部分因父母曾經在華語地區工作過,其他都是從零基礎開始學。學習的動機一半是基于興趣或好奇,另一半也是為將來的職場謀生做準備。現在國外的新聞里常常報道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境外投資的消息,最近德國歐寶汽車公司和奇夢達軟件公司破產案中都有中國企業競爭投標。一時間中國從一個貧困落后的東方文明古國一躍成為了世界經濟強國,飛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就業機會。歐洲人雖然精通三四門語言,對亞洲的象形文字卻一竅不通。會漢語就等于打開了與華商做生意或到華語地區就業的大門。
顯然,中國的發展正在吸引全球更多的關注,繼而也掀起了漢語學習的風潮。很多中產階級家庭都看到了未來中國和中國所帶來的市場前景,紛紛鼓勵自己的孩子學習漢語,為踏入職場做好充分的準備。(朱怡婷 何麗杭 張耀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