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巴黎九月十三日電 題:海外華文媒體如何爭取主流話語權?
——訪《歐洲時報》社社長楊詠橘
中新社記者 吳衛中
作為法國僑界的“女強人”,楊詠橘的世界是多姿多采的:她不但愛寫詩,開個人博客,更令人稱道的是:她率領一幫華人知識精英,歷二十多年酸甜苦辣,把旅法華僑華人的“精神家園”——《歐洲時報》從小報辦成大報、弱報辦成集團性報紙。
在即將赴上海出席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之際,楊詠橘在花都巴黎接受了記者的采訪。歐洲經濟的低迷沉悶之氣沒有影響其一貫的豪邁性格,她更關心的話題是:在中國加快走向國際舞臺步伐、華人社會迎來新的發展時機之際,海外華文媒體如何在西方社會爭取主流話語權。
爭取主流話語權的動力
楊詠橘說,海外華文媒體從誕生的那一天,就肩負著向主流社會介紹華人社會、中華文化及中國情況的任務。“只有海外華文媒體積極主動地向主流社會融入,才能引導生活在海外的華僑華人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才能保障大家更和諧地生活與發展,這是符合我們根本生存條件、也是符合華僑華人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利益的。”
作為長期生活在法國的華人。楊詠橘曾由于“在促進中法友好、加強中法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杰出貢獻” 而獲得“法蘭西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勛章“。她說,只有建立了這種基本認識,海外華文媒體才能有動力和信心要求自己挑起重擔,與主流社會建立必須的交往及合作關系。
爭取主流話語權的實踐
早在二00一年,《歐洲時報》社就和法國最大的期刊《巴黎競賽周刊》合作,出版以中國為主題內容的法文專刊《巴黎競賽周刊•中國特刊》,連續發行七期,每期在歐洲法語地區報亭銷售十五萬份,受到法國等地主流社會的歡迎;后來,經《歐洲時報》社牽線,法國最大的傳媒集團阿榭特與中國新聞社合作,出版季刊《深度中國》,這份以介紹中國經濟發展為主要內容的雜志一直堅持著,無論中法關系如何曲折發展,她都顯示了自己的生命力。
《歐洲時報》社還與法國作家布里塞及浙江出版集團合作,出版了大型歷史紀實著作《圓明園大劫難》,并在中國獲獎;今年,《歐洲時報》社又成立了出版社,正在積極向法國讀者推出更多的反映當今中國社會的書籍。
除此之外,報社積極支持法華社團建立自己的廣播電臺,計劃中有法語廣播;報社的記者還定期出席法國電視臺的辯論節目……
“從以往與主流媒體的合作——無論是直接合作,還是推薦合作,都有成功的經驗。海外華文媒體客觀、公正、開放地介紹自己,是會受到所在國主流社會的歡迎的;只有讓主流社會了解我們,我們才有說話的權利。而我們已開始進入,這是最關鍵的——我們在爭取說話的機會和渠道。” 楊詠橘說。
自己先重視,別人才會重視
楊詠橘表示,海外華文媒體具有雙重歷史文化背景的優勢,因此,爭取主流話語權能做的事很多,如出版雙語讀物和外文讀物。“希望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能深入探討這個問題,并為海外華文媒體提供更好的服務。
其次,海外華文傳媒身處“前線”,中國各地要重視發揮其作用。“只有我們自己先重視,別人才會重視。”比如,中國“兩會”等重大活動,要為華文傳媒提供采訪及提問的機會。
在上海生活多年的楊詠橘自然也不會忽視上海世博會,并且已悄悄去拍過不少照片,特別是中國館。她說,上海世博會是向世界展現中國信心及中國力量的大會, 也是世界展示人類信心的大會,對世界的貢獻將是巨大的。“大版面、大圖片、大陣勢是我們已經準備好的,希望為我們提供更多的采訪機會和條件!”
“只有自己先重視,別人才會重視。”楊詠橘說。(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