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馬來西亞世華媒體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曉卿。 中新社發 湯彥俊 攝
中新網5月21日電 據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報道,世界華文媒體執行主席丹斯里張曉卿爵士11日表示,上海世博會為中國提供普世價值接軌的契機。
“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也走向中國,這是雙向的交流,也是多贏格局的開始。 ”
張曉卿于5月11日出席上海僑辦與解放日報主辦的文化講壇之“世博僑胞情”上發言。
他說,從中國經驗到世界創新,世博會積累的智慧成果,將是屬于全中國人民乃至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上海世博會在推動創新發展的同時,倡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互動,鼓勵跨文化的碰撞和進一步的融合。
“當我們每一位步入世博園的參觀者,收獲精神滋養、完善人格塑造、實踐文化共享的同時,上海中國,也在書寫新的創造!
不過,當全世界在上海世博園空前歡聚,在追崇“生活更美好”之際,張曉卿想到了青海玉樹人的生存。
不要忘記汶川玉樹
“前不久,國旗降下,一個偉大的民族再一次失聲。這是兩年中,我們迎來的第二個為平民傷逝的全國哀悼日,這是共和國60年來第二個為平民設立的全國哀悼日,也是上下5千年來,中華民族迎來的第二個全國哀悼日。
“從汶川到玉樹,苦難同胞又在地震的廢墟中呻吟,無辜的孩子,瑯瑯的讀書聲,又一次嘎然而止,我們失去了兩千多個曾經生動的、微笑著的同胞!
他說,當一個民族再一次集體流淚,不僅僅是在向突如其來的奪命大災,宣告一個5千年來壓不倒、擊不垮的民族擁有生生不息、萬眾一心的勇氣和信念,也是在向活著的人宣告:人要活得有尊嚴,人民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
“在世博會的包容和多元精神下,在‘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下,我們不要忘記汶川和玉樹。”
讓世人體會中國軟實力
張曉卿認為,世博對中華民族帶來了刺激,讓眾人了解文明的前沿不僅是硬實力的比拼,也是軟實力的較量。
“軟實力的真正涵義,在于要有一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力量,讓別人打從心底里佩服你!
他說,中國在新世紀的巨大任務,是要實踐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再把傳統文化作“創造性的轉化”,并能夠在現代的經濟社會中,變成一面文化的旗幟,不會只是物質的奴隸,而是富裕社會的主人,共同來分享當前中國的“盛世!
“上海世博會為我們呈現的,不僅是簡簡單單一個機器的發明,一個景觀,它還給我們的是一切連起來的文明體系!
他相信,每一個人走進世博之后,都有自己的發現。
穿越世博之后,這種文明,一定會對每個人的生命形成一種新的體驗和領悟。
國際力量躍升 中國展現大國風范
張曉卿說,從2008年的奧運到2010年的世博,人們可以看到中國在國際上的力量正在躍升,沖向全球現代化的前沿,展現大國的風范。
他說,百年前,上海有一位文人陸士諤寫了一篇對未來中國的預測,夢想中國在一百年后,會在上海舉行世界博覽會。
“這篇文章當時只是一位落難知識分子在國家陷于風雨飄搖之際的遐想,期望中國會在感情的廢墟中站起來。”
他說,在一百年之后,上海恰好以雷霆萬鈞之勢舉辦了世博會,展現了中國現代化的最新力量。
“我們從全球各地回到中國,回‘家’看世博來了。‘家’,是一個非常溫暖的字眼。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
張曉卿感謝國務院僑辦和上海市僑辦舉辦“華僑華人回家看世博”的系列活動,讓身居海外的華人,有緣參與世博。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世博記憶和感情。我記得,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副主任周漢民曾經這樣說過,上海世博會得到了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人華僑的全力支持,他們和13億內地同胞一樣,都是本屆世博會的主人。”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海波】 |
專題:華僑華人回家看世博專題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