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間,香港出現很多神童,大家又在談論“資優兒童面對的問題”云云。
有兒童心理學家說,一般成績優于常人的小孩子,往往有嚴重心理問題,焦躁、不合群、沒耐性、更可能有過度活躍或自閉的傾向。有一派認為,是“神童”在一般學校念書時,課程太淺顯,而導致性格有偏差;但也有研究指,學業成績太高人一等,與孩子性格怪異,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是“神童套餐”的一部分,上天是公平的。
九歲的男孩念大學了,我們應為他鼓掌,還是為他擔憂?念大學,看來沒機會再玩大富翁,沒有機會玩捉迷藏,他的生命中,將缺失了中學與小學同學。才十四歲,就念完碩士,投入社會工作嗎,仍是一個童工;繼續學術研究,看來是唯一出路。九歲定一生,額頭鑿著“神童”二字,記者會上,幼子稚氣地把玩麥克風,父親看來很高興,為成就了一個奇跡而自傲。
神童是數學天才,懂得深奧微積分,卻還未懂得自行乘車上學。堂堂大學,將會出現父母陪讀的溫馨景象;但不打緊,現時大學的選科輔導日、迎新日,十八歲的大學新生也有父母陪同。
神童現象之下,出現了很多“資優學校”,有心人會發現,世上哪有這么多神童?資優學校不是為兒童而設的,是為家長而設的,準確一點說,是為滿足那些一廂情愿,以為自己孩子“資優”的家長而設的。(摘自香港《大公報》;云家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