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據史料記載,早在漢代,每逢中秋節,民間就流行一種或蒸或煮的餅。漢劉熙《逸雅》載:“餅,并也,溲麥面使合并也。”早期的月餅叫小餅或甜餅,是祭月神的供品之一。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核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為圓形的“胡餅”。
關于“月餅”一詞,在南宋周密《武林舊事》一書中可知,書中記述了當時的月餅為蒸制而成的面餅。
月餅的傳說在唐代有兩個:一是唐太宗貞觀八年大破吐谷渾,于八月十五凱旋回京祝捷時,一胡人曾進獻彩色圓餅,太宗見之高興地說:“應得胡餅邀蟾蜍。”便與將領們分而食之,這彩色胡餅便是如今月餅之雛形。二是唐玄宗于某年八月十五夜夢游月宮見到一種月形餅食,嫦娥對他說,此餅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象征。唐玄宗醒后,下令大量仿制這種月形餅用以祭月,祈盼天下太平。從此,中秋佳節吃月餅的風俗便由皇宮傳至民間。
到了宋代,這種習俗更加興盛起來。北宋詩人蘇東坡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那時的餅與現在的酥皮月餅大概相似。
元代,中秋節吃月餅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元朝末年,由于統治者殘酷壓迫剝削奴役人民,而又怕人民起來造反,規定凡是老百姓家中的金屬器皿一律沒收,只準十家合用一把菜刀,引起了人民的強烈不滿和反抗。
當時的農民起義領袖朱元璋、劉伯溫組織農民起來反抗。為了秘密傳送信息,專門做了一批月餅把起義信息藏在其中,約定農歷八月十五為起義時間。當晚,月亮最亮時,大家一齊動手,造反起義。
清代有關月餅的記載更多,而且月餅的制作也越來越精細。據《隨園食單》說,歷史上有名的月餅為清代劉伯方制作,用山東飛面作酥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為末,微加冰糖和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甚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乾隆對中秋節十分重視,其原因是他生于康熙十年八月十三,正值辛卯有緣,其誕辰又于“迎節”之日,所以每年中秋非常熱鬧。據說那時宮中必有一座像塔一樣的月餅,重逾5公斤,名曰“年年有”。
慈禧太后執政時,把月餅改稱“月菜糕”,因月餅與“月病”讀音相近,而“月病”與女性生理循環有關,慈禧認為不雅,就改了名稱。慈禧很重視中秋節,她很喜歡吃月餅,并把八月十四定為“迎月”、八月十六定為“送月”,八月十三至十四定為“迎節”,前后歡慶5天。
清代的月餅上還繪有“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映月”、“西施醉月”、“天女散花”等圖案,使食品與藝術渾然一體。
月餅從何時起在市場上銷售,不知是否有人考證,但在唐代京都長安城里,當時便有專門制作、銷售月餅的店鋪。清代的北京城,每逢中秋節,月餅店鋪還搭棚點彩,作蟾宮月窟諸家,以招徠顧客。《燕臺口號一百首》中便有描寫這一情景的詩句:“慶賀中秋結彩棚,餅如圓形得佳名。蟾宮月窟翻新樣,也有白衣人夜行。”
月餅經歷了千百個中秋節發展至今,形成了京、津、蘇、粵、滇五大系,計有花樣近百種,各具風味。盡管各地風俗民情不同,月餅用料各異,北方有北方風味,南方有南方特點,但萬變不離其宗,都具有團圓慶豐之意。(摘自香港《文匯報》;郭遠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