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8日電 上個月,美國聯邦參議員希拉里在舊金山的一場籌款午餐會,當地數家華文媒體前往采訪,卻被工作人員以是“外國媒體”而被拒絕入場,此事引起當地華僑華人的強烈不滿。繼競選總部道歉之后,希拉里于3月25日親自當面向當日被拒入場的華文媒體道歉,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美國《世界日報》作為被拒的媒體之一,發表了題為《希拉里道歉》的文章,對此事進行了分析。文章摘錄如下:
聯邦參議員希拉里3月25日在舊金山向世界日報及另兩家中文媒體道歉,因為上個月她到灣區募款時,其競選總部人員以“中文報紙是外國媒體”的理由,拒絕了三家中文報紙的記者采訪。
事發之時,希拉里當然不知情,不過,經媒體抗議、小區領袖和民權人士強烈反應,競選總部負責人立即道歉,坦承認知有誤,保證不再犯錯,并且承諾下一次希拉里再到舊金山時,會作彌補。
第二次到訪,希拉里不僅約了三家報紙的總編輯和記者作圓桌會談,并且在晤面時主動公開向他們道歉,一一握手問好,強調她了解亞裔小區對美國的重要價值,以及中文報紙的影響力,希望與中文報紙和亞裔媒體有機會直接溝通。
希拉里處理這一場媒體風波,可謂明快周到。在獲悉的第一時間,競選總部立即道歉,緊接著本人利用到訪加州之時,親自見面致歉,并且僅邀請亞裔媒體詳盡答詢,用俗話說,誠意很夠、面子給足。
希拉里為什么這么做?從“人”說來,她是民主黨人,又是律師出身,對人權、民權問題認識夠深,過去推動健保醫療改革雖然失利,但是對美國基層及少數族裔的情況,當能點滴心頭。從“勢”來說,她自己在紐約州的選區就有華人小區,也有中文媒體,彼此關系良好,對其影響力心知肚明,得罪不起選民和媒體。何況,正值選舉期間,誤會不應擴大成政治事件,形成對立,讓親痛仇快。
因為人和勢的緣故,希拉里自然很快掌握狀況,并且立即處理。茍非如此,如果她持敵視心理和強勢風格,以她過去和現在對待“右翼陰謀勢力”的嚴厲不假辭色,事態便不會急轉而下。相對而言,從華人媒體風波,倒也顯現了希拉里親和、軟性的一面。
回過頭來,今天亞裔媒體、華人小區能夠得到美國政治領袖的重視,其實也是基于實力原則:我們手上有選票、有行動能力,以及站在有道理的一面,在亞裔、華裔領袖的奔走施壓下,才會讓主流社會不敢小覷。
誠然,華人在美不過三百萬眾,選票實力不及非裔、西裔;但是,知識和經濟的實力卻具有相當優勢,茍能據理力爭,自然聲勢不同。這個理,是多元化、多族裔的美國,以移民立國,唯有更開放、平等、反歧視,才能維持社會和諧、促成進步,以及使美國繼續成為吸引全世界人才匯聚的夢幻機會之土。未來,即使獨尊英語,使英語成為美國唯一官方語言,都仍然不能排除多語言、多文化的媒體和小區存在,以及尊重少數族裔媒體和小區所發生的影響力。而這些,正是美國文化具有豐富內涵的重要成分。
爭、爭、爭,據理力爭,華人需要的是更多的關切和行動,不再默默而息,不再一盤散沙,才能得到美國其它族裔平等對待。希拉里道歉,再次證明了這個生存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