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8日之后的一天,“什么人呢”(薛義網名)在公司內部網上如是記錄著自己的心路歷程。那天下午,他騎著自行車,一路播放口號,環繞沈陽城開始了自己的宣傳活動。令他感觸頗深的是孤單:“一路上覺得自己太渺小,太孤單。希望下次能有更多人參加。”在這篇1000余字的總結里,他從組織時間、經費、活動計劃細致性和宣傳等四個方面仔細查找不足,并表示“希望能對今后類似活動的組織工作有所幫助”。
三年后的盛夏,34歲的薛義在日本發出“驚人一擲”,影響更大,傳播更廣,只是這一次,他依然是單槍匹馬的戰斗。
馮錦華擔心薛義在日前景
薛義的“驚人一擲”,很容易讓人聯想起6年前一個叫馮錦華的中國人。2001年8月14日晚,在日本工作的馮錦華用油漆將“該死”兩個字噴涂在靖國神社門前石犬的底座上,也一度引起軒然大波。
“現在回頭看,我仍然認為,自己這一生沒白去日本,有能力和條件去維護民族尊嚴的事情,我做了,就覺得很光榮。”6年后的今天,在北京家中的馮錦華對《國際先驅導報》表示,他仍很慶幸自己當時做出的決定。
那次噴漆事件之后,馮錦華被當場逮捕,日本方面以“破壞公物”罪判處他10個月監禁,緩刑三年,后被成功保釋出獄。
“如果當時沒做出那種舉動,現在你是否可能還是在日本?”馮錦華沉思片刻,表示也有這種可能:“出國就是為了生存,為了自己的家庭和孝敬父母什么的,很樸素的愿望,因為咱們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吧。”
6月13日上午,《國際先驅導報》聯系上了薛義還在國內的妻子,據她透露,此前一天下午,中國駐日使館已經打來了電話。“他們說薛義很平安,之后向我詢問了他的一些情況,比如為什么去日本之類的問題。”她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薛義在國內的一些朋友和前同事目前正在張羅到處尋找律師,“因為現在親屬還不能探視,所以我只能在國內等消息,做好準備去日本。”
作為“過來人”,馮錦華對薛義接下來的生活感到了擔心:“這件事情后,他的生活和工作可能會受到影響,希望他能多保重。”
激情與理性之辯
從馮錦華到薛義,時間跨越6年之久,然則中國民間關于愛國方式的爭論聲卻依然沒有停歇。網上兩種觀點基本上涇渭分明,一種是為薛義叫好,稱他為“英雄”和“勇士”,這種網民自發的熱情透過數千條留言汩汩流出;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薛義的行為是“民族主義狂熱”、“無濟于事”,所以不如不做。
對后一種觀點,馮錦華明確予以否定,“像李登輝這樣的民族敗類,只會受到人民的唾棄。薛義的行為是代表中國普通人發出了質樸的聲音,對‘臺獨’表達譴責,這是最重要的。”
馮錦華贊同那些拿出實際行動來愛國的做法。他說,中國現在有很多做實事的人,比如對日索賠問題,就有很多人志愿捐錢捐物,“這些人是真正的愛國人士”。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