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津德的故事
郭津德在1991年進入基金行業,2000年正式成為國際投資總經理。她說,這個圈子長期被稱為男人俱樂部。一開始,幾乎全是白人,中國人很少,女性也很少,“自己覺得像個外星人”。“以前出去開會,他們并不把你當成一回事。”后來,她感到情況發生變化。“他們開始尊重你的想法,把你看作一個專家,認真聽取你的意見。”
偶然機會管理投資
1977年,郭津德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10年后,她去德州州立大學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后來,她先在羅得島的布朗大學做點研究,后來應幾位美國朋友邀請前往芝加哥。“我在中國北京長大,比較喜歡大城市,發現芝加哥不錯,就想在當地找工作。”
她有位朋友曾經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的資助,與基金會的人比較熟悉。“于是,朋友推薦我去基金會工作。”當時,基金會對中國留學生比較同情,就同意接受她作為見習生)。因為她有國際關系的教育背景,就被分配到專門分發捐助資金的部門。
半年后,機會來了。該基金會開始籌建投資部,把基金會的錢去投資掙錢。她說,她雖然學過工商管理,但專業是國際貿易。“我父母是高級工程師,其它親戚都是教授之類,對商界沒有一點認識。”但是,從身分考慮,她只能去投資部,因為只有進這個部門才能成為基金會的正式職工。
她現在看到,當時這個無奈選擇非常正確。“這個領域非常具有挑戰性,可以學習很多東西。”她對投資逐漸產生興趣。她說,當時該部門只需要一個一般分析員,因此沒有什么人競爭。“基金會的人認為我做的工作可靠,就沒有對外招聘。”
當時,這個領域中國人很少。她說,基金會是個好地方,給她提供許多機會。基金會給她申請工作簽證和綠卡,支持她進修,“我是邊工作,邊學習”。1995年,她通過注冊金融分析師(CFA)考試。
適應需要努力表現
郭津德管理的基金全部投資于國際市場。為了了解國際市場,她經常出國,建立廣泛關系網。“基金會對我出國考察都是鼓勵,只要需要,想去什么地方就可以去什么地方。”
后來,基金會的投資部增加到十來位員工。“我是唯一的女性,其它全是美國人。”美國人比較外向,喜歡表現自己,善于出頭露面。“因此,我不能老坐在那里不說話。”過去,她的個性比較內向,為了適應這個工作,她就需要“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她說,如果不采取主動態度,就不會有人注意。
她認為,作為女性基金經理,阻力不在內部,而在外邊。基金經理經常要與外邊的人打交道。當時,投資經理絕大多數是男人。“他們的社交活動是打高爾夫球,在打球過程中交流信息,聯絡感情。”因為她不會打高爾夫球,和這些人共同語言不多。
有一次,她去日本考察。因為透過其它方式聯系,“因此他們不知道我是女的”。她去見的是日本最大的四個投資公司。“我一進董事會的房間,發現十多個老頭坐在桌子的一邊,看到我后非常吃驚。”她說,她看到日本女性都是倒茶送水,還要退著走路,見到她當然感到意外。
在非洲和中東,男人見到她也感到很不自然。“我多次遇到這種情況,已經習慣了。”她說自己很隨和,盡量讓對方放松下來。現在,美國女性基金經理比以前多了。
大膽投資業績耀眼
郭津德手下有兩位白人男助理。她說,過去,她曾經投資股票、債券和私募基金,現在主要投資在股票市場上。她的投資遍布全球,其中有中國大陸市場和香港市場。“我的成績每年都比市場好,讓我很自豪。”
她承認,擔任基金經理壓力很大,每年都要看盈利數字。基金會和大學捐助基金一起排名。但是,基金會沒有大學的基金優勢多。“大學基金每年都有人捐款,而基金會沒有。”她認為自己的成功存在以下因素:
對外國不要存在偏見。“我對外國的文化很感興趣。”她說,美國人的最大問題是,總認為美國是世界第一,分析外國投資對象時存在偏見。“他們總是以美國為標準,認為外國制度不民主,法治不健全,管理不正規。”她說她沒有這些偏見。“我比較客觀,新興市場是沒有美國完善,但是存在許多優勢。”
一定要走在別人的前面。她說,現在大家都說中國大陸很好,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蜂擁而至。“如果和別人一起去,收益率不會很高。”她早在1995年前后,就回到中國尋找機會。當時,中國已經出現私募基金,幾位美國華裔回到中國和中國人建立合伙私募基金。“他們還帶我去一家登山車廠。”當時看得多,沒有投資。但是,這些關系為她在后來的投資創造條件。
在投資上要有勇氣和信心。她說,有的人比較保守,就按照股票指數的成分股購買股票,而且比重也參照成分股的比重。例如,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有30支股票,每支股票比重不同。道瓊股票漲,他們的股票也漲,反之亦然。她則不同,如果覺得某個國家市場好,就要多放。但是,不能瞎來,要有根據。
堅持去所投資的公司考察。她說:“你對市場越了解,投資就越有把握。”從2000年開始,她都堅持親自去基金會投資的公司考察。“開始時,投資者很少考察公司,都是股票分析師去。現在,投資者去公司很常見。”她認為,有的分析師出于各種原因,講的不一定正確,投資者就要“像領導一樣下基層”。
中國機會獲利豐厚
郭津德說,2007年,她的基金效益最好,主要是中國大陸市場的投資回報高。十多年前,她就看好中國大陸,多次回到中國大陸考察。她認為,那時中國基礎差,尚不能投資,但是將來一定行,因此就耐心等待機會。
她和一些中國的私募基金建立了良好關系。她回到美國后,仍然和他們保持著聯系。最近幾年,她開始投資中國。她估計,幾年后,很多外國人會前往中國投資。“那時候再進去獲利就低了。”
她認為,從長遠考慮,只有與中國有商業關系的公司才有前景。于是,她也看好這類公司。去年,她投資的中國公司比例最大,因此效益最大。但是,今年中國市場出現困難,她也對投資進行調整。她認為,中國將來是非常大的市場,潛力很大。
與其它基金經理早起晚睡不同,她喜歡晚睡晚起。“我早上8點半上班,晚上8點半回家。”她喜歡收市以后,一個人待在辦公室內,看看資料,考慮投資戰略。“兒子上大學后,我可以把全部時間用于工作。”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