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據2005年的中國高教狀況統計,當時出國留學的中國海外學生已總計有30萬余人,近年平均每年出國留學人數達到2萬5000多人,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他們也開始形成一股中國國外知識分子的團隊力量。
這些學生主要留學國家與地區有英國、德國、美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及香港,所學習領域多在一些如財政金融、商學管理、社會環境學及勞動人事管理等學科上。這些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又大都能近距離接觸到國際上最新信息狀況,無論這些留學生最終選擇成為海歸一族,或是從此匯入中國海外華僑的壯大陣容,都會對中國的國際化步伐起著積極作用。
而今天的中國留學生,無論在思想素質或是人我關系思維上,都與中國經濟初開放那時的留學潮大大不同。
憂慮“海歸”變“海草”
2007年一名在哈佛的博士生通過報館聯系我,要與我談談海外學生對中文課外閱讀的事。這名學生還在各系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搞起鼓勵中文課外閱讀的網站,通過她,我也聯系了一些學生來了解海外中國留學生的“放洋”心態。
不能說這些留學生心里就沒有矛盾。回國后“海歸”變“海草”的憂慮壓力仍是他們心里最大陰影。但欣慰的是,畢竟這些更年輕的80后成長于初步崛起的中國,他們在一種積極茁長的氛圍中成人,對國家的強烈情感認同顯得更為激昂且真誠。
尤其在人與人交流相對狀態傾向隔離及人情價值相對淺薄的西方社會生活過之后,他們再回首自己國家人文境況時,許多都顯得更為體諒也更為成熟。
一名已經念了兩年商學管理卻半途放棄的學生,更愿意從頭開始進入冷門的哲學學科領域,他告訴我“中國需要一些到過外面而仍然能夠保持冷靜并且愿意回去效力的思想家”。筆者相信他只屬例子之一,也相信除他之外還有這樣思維省悟的學生。
這次海外學生在網絡上揭發并抗議西方媒體對西藏暴亂報道作假及不翔實,其態度強烈,卻是嚴肅而冷靜的。學生所作澄清暴亂真相的短片,不作謾罵,不是挑釁,而是理性地把真假照片同時呈現出來,讓對方無法抵賴劣行,他們的手法、風度,跟國內一大群學生網民那種握拳洶涌的情緒相比,就看出心智與態度都更為成熟。
應懂得把握明辨的機會
據上述那些接觸過的學生透露,中國海外學生會組織確實也不少,但除了寥寥幾處國際著名大學的海外中國學生具有較完整的組織體系,其它一些都還只是“熱情”聚會模式。這是有點小小遺憾的。那些已經具備規模的中國海外學生組織假如能當起龍頭,能把各地學生組織推向更寬廣的國際化發展,那么海外學生所能發揮的力量,也就會更大。
不過,也因為中國留學生背景各異,素質參差不齊,他們有些人也會在國外涉及一些刑事案件,而有些還會被當地媒體炒為轟動大案,作成負面報道。
假如海外學生組織也能注意到這一方面,在海外學生的社交情況上多加關注及探討,并且在大家的溝通聯系上、精神素質及道德素質上都能作出積極的調理方案的話,那情況或能得到良好改善。
以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人口比例來看,一名學生要出國深造,各方面條件仍是頗為嚴苛的,能走出國門仍不是件容易的事。能出去放開眼界,并在學習同時又能體驗不同社會及不同的價值,其實這才是一個年輕人充分學會“格物”及“明辨”的大好機會,他們要懂得好好把握,才是道理。
中國年輕的80后為數不少,這些能走出國外的新一代,他們信心滿滿,并以中國為榮,有一套長期學習計劃,許多還拓展出海外學生整體意識。可以這么說,中國每個時期都有放洋一代,而這新的放洋一代,或許就是值得期待的未來亮點。(吳韋材)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