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來自中國大陸的5名留學生因不滿多倫多理工學院的教育與退費手續而與該校發生糾紛,在投訴無門的情況下轉而向媒體求助。報道說,來自重慶的周燕萍、浙江的酈佳、深圳的洪健雄、江蘇的陳飛和大同的白樺,通過合法出國留學中介與多倫多理工學院在中國的辦事處取得聯系,并于9月份順利來到多倫多理工學院開始留學生涯。
這5個留學生大多為中國應屆本科畢業生,當他們來到多倫多后,發現“學校”與中介介紹的“多倫多理工學院”有很大的出入,他們無法面對這個只有一層樓、幾間教室的學校的現實情況,也無法面對學校要求他們更改專業的現狀。于是他們提出退學并要求退費,轉讀其他的學校。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退學容易,退費就沒那么簡單了。
來自浙江的酈佳表示,學校開始是找理由推脫,后來其他幾個學生在對學校的教學狀況不滿的情況下,也提出退費請求。校方才給他們一個退費申請表,并表示填好后再展開退費程序。但學生們在該申請表的退費條款中發現,作為留學生他們沒有退費資格,因而學生們認為一旦簽署了這份申請文件,就意味著在法律上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權力,因此,并未如學校所要求的那樣交回表格,而是向有關部門展開了投訴。
然而他們很快就發現投訴居然也不那么簡單。按道理,安省的私立學院有監管機構,即加拿大安省職業訓練學院及大學廳(TCU)。當學生們找到TCU時,才知道TCU并不是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監管全部私立學院,還有一部分私立學院沒有在TCU注冊,自然也就不接受TCU的監管,而“多倫多理工學院”恰恰就是其中之一。因為該校是以非營利機構注冊,所以并不屬于TCU的管轄范圍。當學生們找到負責監管非營利機構的管理機構時,得知監管機構只能把學校當作是一個公司去監管,不會涉及到學校的教學質量等問題。也就是說,多倫多理工學院的教學質量如何沒有人能給個說法,似乎也沒人管得著。
多倫多理工學院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學校并沒有拒絕給學生退費,只不過學校的退費是有一定程序的,當學生們提交了申請表及證明文件后,學校董事會及財務部門會做出決定,按比例退款,而且學校過去也曾給其他學生退過費。但對于幾十家與該校合作的中國出國留學中介機構所做的帶有虛假性質的宣傳,該校負責招生的負責人的解釋是,這是各中介機構自己所為,學校自己的網站沒有如此介紹。而且校方對要求退費的學生也頗有微辭,畢竟學生們是拿著多倫多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才來到加拿大的,學生們拿到了簽證就要求退學似乎有不仗義之嫌。而且可以想象得出,多倫多理工學院在招生過程花費了許多人力與物力,學校認為按照當初與學生之間簽訂的協議來執行沒什么不妥,學生和家長既然對協議無異議并簽字,現在理應按協議執行。
現在學生們只能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向向政府服務廳投訴,目前還在等待結果。
不管最后主管機構的處理結果如何,在這起多倫多理工學院與留學生之間的退費糾紛中沒有贏家是肯定的了。
中國有句老話,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可見教書育人不是一個輕松的話題。一所學校要吸引學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學校在軟、硬件方面都要下功夫。目前許多學校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紛紛上馬,華人的學校越開越多,結果就是一個,質量良莠不齊,競爭趨于激烈,惡性競爭隨之而來,讓人們對整個行業不抱樂觀態度。
或許多倫多理工學院在本意上并沒有故意隱瞞什么或故意欺騙學生,但現在的客觀結果是學生們覺得受了欺騙,眾多留學中介機構所做的帶有虛假性質的宣傳直接影響了多倫多理工學院的聲譽。多倫多理工學院沒有制止這樣的宣傳,事實上就等于是默許了,否則不會是今天這樣的結果。
把學校當作公司來經營沒什么不妥,但如果僅把一所學校當作一個公司就遠遠不夠了。同加工物質產品不一樣,教育是一項活生生的人的事業,特別是你面對的都是處于渴求知識和技能的年輕人,一旦耽誤了他們寶貴的求學時間,這種損失是無法彌補的。而給年輕人內心造成的傷害則很可能改變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改變他們的生活態度,甚至可能因此毀掉一個人的生活,從而給社會造成傷害。就算是把學校當作公司來辦,誠信也是最起碼的要求,做不到這一點,想把生意做好是絕不可能的。
當然,辦教育也不是辦慈善,如果沒有錢,學校肯定也不會持續下去,所以學校同樣需要賺錢,同樣需要采用市場運作的方法。有許多成功的學校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
長年從事教育工作的劉先生告訴記者,許多人移居加拿大之后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了辦學校,在沒有資金基礎的情況下只能因陋就簡,也有些人根本沒有辦學經驗,貿然投身于此,成功的機率很低,也有人雖然支撐著學校的攤子,但經營慘淡勉強度日,于是導致整個行業魚龍混雜。
劉先生說,他的一位朋友曾經在多倫多一家學校里工作過。他工作過的那間學校的老板對教學質量從沒過問過,也根本不關心老師講什么、做什么,他每次開會就關心一個問題,有幾個學生報名,收了多少學費,僅此而已。他甚至給每個教職工安排任務,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必須拉來幾個學生。到最后干脆把每個人的工資與你拉來的學生數掛鉤,拉來學生多就多拿提成,完不成任務連工資都不發。
這位朋友說,為了賺錢,有些人什么都敢干。甚至為了幾個小錢不惜玩突然失蹤的把戲,給整個行業丟臉,讓人覺得又可氣又可憐。
我們不會忘記,今年初,安大略省教育廳以發現作假及隨意提高學生學分成績為由,吊銷了皇后國際學院、道明國際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學院、北約克高中和多倫多學院等5所私立學校的執照,并宣布上述學校為學生提供的學分無效,導致曾在這些學校就讀并已被大學錄取的中國留學生的錄取資格被取消。而那些已經向這些私立學校預交了學費、正在等候簽證赴加留學的中國學生陷入追討學費的困境。最近又曝出英皇學院在該校讀完4年功課的學生無法拿到學校許諾的學位的事,越發讓人為多倫多私立學校的整體狀況擔心。安大略省教育廳的處罰應該為整個行業敲響警鐘,華人社區也應該對這一行業的發展給予更多的關心與支持,對個別不守規矩者予以監督,合力維護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劉先生說,其實許多學校的創辦人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他們對教育的含義比誰都清楚。辦學校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個別人為了錢忘記了自己的責任,甚至忘記了最起碼的做人準則,這些人都是應該受到全行業的譴責的。
讓人高興的是,安省“私立職業學院法”(Private Career College Act)已經正式實施。依照該法,以前不必在TCU注冊的非營利私立學院,必須在2007年9月18之前完成注冊。為避免誤導學生,還將出臺對私立學校的廣告監督辦法。同時為保障留學生的利益,今后學校只能在學生入學前最多收取25%的學費,并將學費存入一個信托基金,由政府監管。當然我們也知道,法律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細節、每一個角落,辦教育者的自律與責任意識必不可少,也只有大家都在法律框架內規范運作、良性競爭,整個行業才又可能發展壯大,否則最終受害的只能是學校自己。
(來源:加拿大《北美時報》,有刪節, 文: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