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的時候是想去英語國家留學的,安安穩穩地上學,畢業了能在國外公司找份工作最好,或者到時候再回國。不過還是被當初中介公司所謂‘與歐美名牌大學掛鉤,短暫就讀后可以順利前往知名大學繼續深造’的金字招牌所吸引,并且考慮希臘當地的消費水平低,也可以節約很多費用。”
“來到希臘以后,發現這類私立大學的費用也相當高,事實上是這類私立大學也很不正規,非但去歐美名牌大學的可能性不高,其文憑也不被中國教育部門認可,當我知道這個真相時候,真是措手不及,馬上覺得學業的前途很渺茫了。”小琳說到了留學的最痛處,眼眶也有點兒紅了。
“家里花著高額的學費,最后卻通往一條死胡同,我只有在半路選擇放棄,算是節省后面的損失罷。不過人都到希臘了,就這么折騰了一番再回去,心里真不是滋味,所以我決定留下來,打打工,也算是積累點兒社會閱歷罷。”小琳苦笑著對我說。“當時我們是英語授課的,希臘語幾乎不會,但即便是中國人開的店鋪,也要簡單的希臘語,所以我就自己在家學了一段時間,然后找了一份零售店的工作,好在希臘中國人的工作不是很難找。”
談及以后有什么長遠的打算,小琳眨了眨眼睛,笑著說:“還是希望以后能去外國人的公司上班啊。不過英語都忘得差不多了,現實點兒說,還是好好學希臘語罷,爭取去外國人的公司任職,至少也沒有在中國店上班這么累了。其實…”小琳短暫思索,最后向我提了一個深刻的問題:“既然留學這條路沒有走通,是我出國永遠的一個遺憾,但是能夠自己打工賺錢,也算是另一種迂回的方式罷。有了文憑,到頭來也是找工作,賺錢,不是么?想明白了,其實都一樣罷,反正屬于以后的事情,誰也說不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我點點頭,在小琳的笑聲里,我能體會到一個昔日的留學生,在經過歲月打磨后的成長。她的故事,應該代表了留學希臘的大多數人,他們當初選擇希臘的私立大學就讀,在到了希臘,了解學校真相以后,不得不艱難地重新選擇自己的未來和方向。只是已經走出了一步,花了家人的錢,費了自己的很多心血,便不甘心就這樣放棄。
其實小琳說得對,生活,總要繼續下去,昨天已然定格成往事,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們同樣有理由去實現那些舊日的夢想,不是么?文憑是個敲門磚,機遇和成功,更多的是給那些用心的人,有夢想的人罷。
之前曾就讀于希臘某公立大學,目前在雅典某超市打工的小劉(化名)提到自己的留學生涯,感慨地說:“剛來希臘那會兒在大學上課,覺得希臘語特別難學,上課也聽不明白,想打工,又因為語言不通和學業繁重,找不到工作,每天花家里的錢覺得特別心疼,一籌莫展。
后來度過最困難的語言關,也找到了一份中國貨行的工作,雖然暫時解決了部分家里的經濟負擔,但自己學習的時間卻少了很多,回頭看大學的知識,還是覺得難度很了,似乎大學畢業遙遙無期,于是就有了厭學情緒。直到現在完全放棄了學業,成了‘打工專業戶’。“說到這兒,小劉苦笑了一下,“當初上學時候,覺得距離畢業還很遙遠;現在每天就是打工賺錢,做著重復的工作,覺得更是遙遙無期。現在也沒有當初剛來時候那些遠大理想了,走到這一步,只希望攢夠一定的錢,就回國去。你想,在國外沒拿到文憑,找工作反倒比國內畢業生還難了;攢些錢,以后回國做個小買賣或者投資,畢竟也算一個出路。”
我想小劉的話,道出了昔日很多希臘留學生的現狀和尷尬:沒有文憑,回國工作不好找;語言半斤八兩,更談不上什么個人優勢。相反當初辦希臘及留學和最初的生活支出,讓家人花了一筆龐大的費用,這個大窟窿,如今只有靠沒日沒夜的貨行打工,才算是心靈和生活上的一點補償。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是做父母的普遍心理,或許更多的家庭當初選擇讓自己的子女出國留學,并不在乎花了多少錢,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接觸外國的文化,最后,希望他們能夠快樂。但他們真的快樂嗎?幾年過后,那些出國的留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心里自有體會。
真應了當下留學生中間時興的那句話:留學,想說愛你不容易…(來源:希臘《中希時報》/《希臘歐洲聯合周報》;作者:木天)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