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8月開始,中國僑聯與北京市僑聯、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利用海外學者每年8月份休假的機會,邀請他們回國參加“海外僑界高新技術人才為國服務志愿團”活動。如今,“志愿團”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8屆。8年來的實踐證明,“服務志愿團”活動是開展引資引智工作的一個創新型舉措,是一條溝通海內外經濟科技交流的良好渠道,為加快首都建設發展的步伐、實施首都創新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城市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8年來,通過此項活動,共組織接待了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的400余位海外僑界優秀學者,其中有碩士、博士學位者占總人數的90%以上。這些專家學者攜帶了600余項科技項目前來交流并尋求合作,內容涉及環保、新材料、生物工程、醫藥、電子、化工等高新技術領域。學者團在京活動期間,參觀了經濟技術開發區、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園、孵化器,參加了市、區舉辦的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了解了政府有關部門關與國家及北京市引進人才和技術項目的政策、市場發展和回國創業及生活方面的有關規定。活動中,海外學者與奧組委、市科協、市人事局、市發改委、中關村開發區管委會及各區縣共同組織項目推介會、技術洽談會、新聞發布會等,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幾十份。其中昌平區與海外華僑、華人合作籌建了1萬平方米的“留學回國人員玉龍創業基地”,吸引10余個科技項目入住。房山區促成了占地4000畝的“良鄉美國工業園”項目,有效地利用了海外優秀學者掌握的最新科技成果及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
為將“海外高新技術人才為國服務志愿團”這一品牌活動不斷創新,辦出特色,中國僑聯、北京市僑聯還緊緊抓住2008年奧運會這一歷史發展機遇,通過組織“志愿團”拜訪第29屆奧運會組委會,參觀正在興建中的奧運場館工地,引導海外學者積極投身奧運。圍繞“新北京、新奧運”戰略,將“志愿團”活動與奧運緊密聯系起來,邀請海外學者為奧運會的籌辦工作建言獻策,請他們帶來與奧運有關的經濟、科技項目。北京市僑聯還請曾在歷屆奧運會中從事過奧運志愿者工作的華僑、華人介紹國外奧運會組織工作中的成功經驗。
2006年至今,中國僑聯、北京市僑聯組織“志愿團”圍繞“促進環渤海經濟發展”,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幫助海外學者和華商了解中國的經濟、科技發展形勢,為有志于歸國創業的海外優秀學者和華商搭建了一個高端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許多海外學者選擇了回國發展的道路,在包括北京在內的一些地區的開發區等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工廠或成立了合資、合伙企業,有的被高校及科研單位聘為專家,更多的學者則選擇了往返于中國與僑居國之間,為促進祖(籍)國及僑居國之間的經濟、科技交流與個人事業的發展,奔波忙碌。
中國僑聯一直對“學者團”活動給予高度重視,每年活動期間,中國僑聯領導都親自接見來京參加活動的海外學子,并對他們寄予殷切的希望,歡迎他們回國創業、發展。
經過8年的努力,“學者團”活動在海外僑界及北京市和一些兄弟省市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這種內容與形式相結合的工作是多年來僑聯不斷探索為經濟工作服務的有益之舉,更是新形勢下僑聯工作的創新實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