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黑河華富商城營業員為俄羅斯女士別上多功能發夾。中國生產的女士時尚小飾品以其方便、美觀等特點,深受俄羅斯女士們的青睞。 中新社發 邱齊龍 攝
中新網2月23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新星”號貨船事件引起國內廣泛關注華商在俄羅斯的利益和待遇。在現實中,“灰色清關”問題引發兩國貿易摩擦不斷,成為制約雙方經貿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2008年,俄羅斯針對中國商人發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打擊“灰色清關”事件,高達21億美元的貨物被查封。
“灰色清關”是指進口商或進口代理商在進口貨物報關時通過與海關關員的非公開協議,以低報貨值、少報重量和瞞報品名(即提供低稅率的稅則號)的方法,使批量貨物以明顯低于國家法定進口稅率應繳稅額通關。
上世紀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急需進口大量廉價產品,于是大批華商在中俄間做起民間貿易。然而,俄海關清關手續繁瑣,關稅混亂,為了鼓勵進口、簡化海關手續,俄羅斯海關委員會允許清關公司為貨主代辦進口業務,提供運輸和清關捆綁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務。這些清關公司與海關官員聯手,將整架飛機的貨物以包裹托運的關稅形式清關,比正規報關關稅少一半多。因而這種清關方式在中俄邊貿上盛行一時,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為俄羅斯擺脫瀕臨崩潰的市場起到一定作用,事實上是一種帶有逃稅性質的走私行為。
這些清關公司與俄海關的利益紐帶異常緊密。曾有華商表示,此類清關公司一度柯斷報關,“灰色清關”差不多成為俄羅斯進口的唯一途徑。清關公司將貨物運至目的地后,以各種形式辦理清關手續,譬如改換商品名稱、以多報少、高值低報等從中獲利。而交了關稅的中國貨主,卻拿不到任何報關憑據,這為日后查抄事件埋下苦果。
一位在俄的溫州商人無奈地說,我們想通過正規途徑通關,卻發現自己已處在“腐敗官員、黑色勢力”編制的龐大網絡中,想改邪歸正都很難。
在記者參加過的一次中俄專家座談會上,有中方專家指出,兩國雙邊貿易中,出現統計數字的差別是常有的事,這其中有統計方法不同的原因,但這個問題在中俄貿易中表現得特別明顯,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灰色清關”造成的。(賈磊)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