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日本厚勞省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在日中國籍死亡人數為492人,其中因循環系統疾病死亡人數最多,達137人,引人注目的是:和上一年相比,在日中國人死亡總數僅增加4人,而自殺者竟然猛增11人,達30人。有關方面呼吁在日中國人注意心理衛生,也呼吁日本方面注意在日外國人的心理健康。
厚勞省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死亡的492名在日中國人中,男性有298人,女性194人。死因主要有循環系統疾病,137人;腫瘤,133人,其中惡性腫瘤127人;外因性死亡83人;呼吸系統疾病64人,可以說循環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外因性死亡和呼吸系統疾病為威脅在日中國人生命的四大殺手。
在死亡的中國人中,不少是50多歲的中年人,他們的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了60多歲的死亡人數,他們的英年辭世不僅給各自的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傷痛,而且給整個華人社會帶來關于健康的思索。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因性死亡的83人中,有30人是自殺死亡,有44人死于事故,其中交通事故最多,為27人,另外研修生等夏季游泳溺死事故多發,有6人死因為溺死。有1人死于他殺,和去年相比減少3人。
在“第一殺手”循環系統疾病中,死亡人數最多的是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78人,腦血管疾病43人。而這兩種疾病和生活習慣關系很大,疏于健康管理和生活習慣管理是一個重要問題。
厚勞省數據顯示,日本平均每人每年去醫院就診率為6-7次,而據《中文導報》調查,中國人超過5次者僅為2.5%,一年之內能數次去醫院就診者也僅為30%,一年去一次的為32.5%,一年以上、甚至十年不去醫院的在37.5%以上,而且約有69%的人并不參加健康檢查。能夠在業余時間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例也很小。
追究在日中國人疏于診療、疏于健檢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幾點:首先是對自己的健康過度自信,認為自己“年輕力壯”,沒有必要去醫院(在日中國人人口年齡遠比日本人年輕);第二是中國人偏愛并過于相信從中國帶來的藥品。一名受訪者說:日本的藥品負作用不大,正作用也沒有,不如中國的藥品“有勁”。第三是飲食習慣沿襲中國式飲食習慣,高蛋白、高脂肪飲食過多。
針對在日中國人健康問題和疏于健康管理等現象,神奈川縣川崎市東方醫院院長、華人醫師佐佐木健一先生建議:一是改變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多運動;二是積極參加健康檢查。目前,各都道府縣市的政府經常對40歲以上的市民等進行免費健檢,另外還有逢十(40、50、60歲等)的免費全面檢查,在日華人應該積極利用;第三就是不要亂吃國內帶來的藥,同時有些華人傷風感冒時愿意吃從國內帶來的抗菌素類藥品,事實上有60%的感冒不需要吃抗菌素。
除此之外,心理健康也提到了在日華人的議事日程上來,高達58%的增長率令人扼腕嘆息。據了解,雖然日本有少數用華語進行心理咨詢的地方,但是真正持有日本心理醫生執照的華人極其稀少,幾近沒有,使在日華人在進行心理咨詢上遇到了瓶頸。另外由于在中國生活時心理醫生幾乎沒有,不習慣于心理咨詢,就是現在,中國的心理醫生僅為10萬人口中有一個,比歐美國家少20--30倍。因此不習慣于心理醫療的在日中國人,就是遇到了心理問題,也想不到去心理醫生那里求助,加上人地兩生,無法像親人、朋友進行談心與心理宣泄,使一些遇到了很小的問題的中國人走上了絕境。(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