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9日電 據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聯(lián)合早報》每年為新加坡模范華文教師們主辦的國外考察團,行程活動豐富充實,有名山大川、人文景致作精神充電器,也有學校參訪,讓大家在互動與交流中拓展學習與反思的空間。
12月9日,2009年度模范華文教師一行14人,到中國廣西省進行為期8天的考察活動。期間,考察團拜訪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教育廳、南寧市瑯東小學、十四中瑯東校區(qū)等,也游覽了桂林、陽朔、興安、巴馬等名勝。
陶冶心靈的家政課
在瑯東小學,華文教師們看到的是品格教育融入家政教育中,成為極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埌東小學于1964年創(chuàng)校,原來是一所農鄉(xiāng)學校,生源、師資、資金等各方面的條件都有限。學生家長大部分是原郊區(qū)的農民和普通勞動者,“動手做”是他們的優(yōu)勢。學校正是從這個優(yōu)勢出發(fā),編寫并推出了屬于瑯東小學的家政課程。
瑯東小學家政課的主要內容有“家庭禮儀”“家務勞動”“包米粽”“壯繡”“做繡球”“制作絲襪花”“制作豆塑”“編中國結”等。年輕的女校長俞燕寒表示,當初以家政課程作為學校繼續(xù)發(fā)展的突破口,有多重意義。刺繡手工能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生活能力,磨練意志,陶冶性情,舒緩壓力,讓一顆顆浮躁的心靜下來。學校也讓家長參與這項家政課程計劃,促進了親子之間的互動。此外,學校也有培訓下崗女工,掌握一門可以謀生的手藝,為社區(qū)作出了貢獻。
廣西是壯族的家鄉(xiāng),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資源。瑯東小學正是巧妙地將壯族文化融入了家政課程,使學校特色更加鮮明。
其他活動如壯族山歌、剪紙、做繡球、包粽子、編中國結等,都能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之余,更能用心去感受自己民族文化的魅力。
活潑好動,本來就是孩子們的天性。下課后,一個個小小的身軀在操場上奔竄跳躍,嬉戲玩樂,然而當需要靜下心定下來學習時,他們同樣能做到聚精會神。
維多利亞初級學院林惠勤老師在分享心得時,覺得瑯東小學的孩子們能自律自理,但也有燦爛的童真,因為他們的世界里,多了明快和諧的民族藝術圖案,少了驚悚激戰(zhàn)的電玩血腥。
以育人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
南寧市第十四中學(初中部)是這些模范教師們參觀的第二所學校,同樣是1964年建校,學生3400多人,是南寧市規(guī)模最大的中學,共有三個校址,分兩個初中部,一個高中部,學校總占地面積60畝。學校設施先進,有標準田徑場、足球場、體育館、體藝綜合樓,學校已成為全市最具現(xiàn)代化設施的學校之一。
與其他優(yōu)秀學校一樣,十四中為確保教學素質,堅持推行一些教學系統(tǒng),如集體備課、觀摩課、推門課、教學研究等。除了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學校在教師團隊中鼓勵的也是健康開放的學習風氣。
在交流中,感受到十四中楊捷校長的魄力與遠見。在他的領導下,學校體現(xiàn)了“知書達禮”的校訓,以育人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的發(fā)展方向這樣鮮明的辦學思想,讓十四中成為南寧市非常出眾的學校。學校得過好幾個高層次的榮譽,并有優(yōu)秀的師資隊伍。可想而知,學校成績也相當耀眼,連續(xù)7年獲南寧市高中畢業(yè)班工作優(yōu)秀獎,中考成績長期處于全市前茅,近五年一直位居全市公辦中學第一。
十四中也非常重視國際交流,先后與韓國果川市外國語高中、日本松橋中學、新加坡南僑中學結為友好學校,為全校師生,預備了邁向國際舞臺的穩(wěn)健步伐。
回首此次行程,華文教師們都帶回了不少學習點與反思點,算是能為2009年做總結,更為2010年繼續(xù)確立定位,重新出發(fā)。這些模范教師們紛紛表示:華文教育事業(yè)從來沒有給我們擔保過一路順境,間中必有挑戰(zhàn),必有挫折,我們心中的熱忱,足夠我們繼續(xù)下去,征服挑戰(zhàn)挫折,繼續(xù)拓展自己教育生命的深度和廣度,成為教育生涯中,屹立不倒的“人瑞”。(黃佩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