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孔子學院14日晚拉開了“中國周”活動的序幕,中國駐德國大使吳紅波與德國教育和科研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里克、柏林自由大學校長阿爾特、柏林孔子學院院長羅梅君等德國政治、經濟、學術等各界代表出席。
“中國周”活動是于去年啟動的“中德科學教育年”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增強中德學術與文化交流、增進外界對漢學研究的認識、加快中國學生和學者融入德國的步伐。
吳紅波在開幕式上致辭說,柏林自由大學是“德國最優秀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培養出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和眾多科研學術英才,還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南京大學等中國重點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吳紅波說,中德建交38年來,在政治、經貿、文化、教育、科研等各領域的合作不斷擴大和深化,雙方高校間開展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成為中德關系的合作典范。本次的“中國周”活動吸引了45所德國高校同時參與,“這在兩國文化教育交流史上尚屬首次,意義十分深遠”。
柏林自由大學舉辦的“中國周”活動包括留學中國信息、中國文化展、書法課堂、中國電影等多個項目。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中國政府獎學金的頒獎儀式,4名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的柏林自由大學學生從吳紅波手中接過了獎金和獎狀。
獎學金獲得者之一的蒂爾·阿梅爾伯格用流利的漢語說,他以前曾在中國待過一年,當時就十分向往北京大學這所享譽世界的高校,“我希望到那里學習當代中國研究專業。用中國人的視角了解中國,這對漢學學生來說非常重要”。
一位中文名叫何小蘭的德國博士生在專業學習與研究中,對中國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能到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學習現代書法。她說:“中國書法有一種特殊的美,它不僅僅是藝術,更是一種文化實踐,與西方的美學有著極大的區別。正是這種美吸引了我。”
中德雙方在2009年1月溫家寶總理訪德期間決定舉辦“中德科學教育年”活動。當年3月“中德科學教育年”活動在德國啟動,將持續到今年上海世博會后,重在加強兩國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尖端科研領域的合作。(報道員周谷風)
參與互動(0) | 【編輯:謝萍】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