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應用的進一步擴張,針對兒童開發的網絡游戲大量涌現,城市里很多兒童游戲已不再需要自己動手、歡笑吶喊、汗流浹背的奔跑,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電腦屏幕和鼠標,兒時記憶中的愉悅身心的童真游戲正漸行漸遠。
掛在屏幕上的兒童游戲
36歲的曾靜最近煩不勝煩:8歲的兒子回到家就忙著上網玩一款名為“摩爾莊園”的網絡游戲,簡直茶飯不思。
“也不是說完全禁止他在網上玩游戲,可孩子在電腦面前幾個小時不說話,有時候我們喊他好半天都沒反應。”曾靜憂心地說,“這可怎么得了!”
和曾靜一樣,在南寧一家事業單位上班的年輕母親孫英俊也對沉迷網上游戲的7歲兒子操心不已:孩子在網上結交了一大批同學好友,一有空就一起玩游戲,家里禁止后,孩子干脆跑到同學家中一起玩。眼看兒子越來越孤僻,不愛開口講話,學習也掉隊了,父母特別焦急。
在最近幾年,兒童網絡游戲快速擴張,一些體現兒童天性的傳統游戲也從現實搬到了網上,“奧比島”“海底世界”“盒子世界”“明星派”等專門針對兒童設計的游戲產品如雨后春筍般相繼面世。一些受到熱烈追捧的兒童游戲,短短一兩年內注冊用戶就達幾千萬之巨,網絡游戲對兒童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可見一斑。
“我在網上看了才知道這幾年出了這么多網絡游戲,很多時候小孩們私下里交流的都是這些游戲內容,長期坐在電腦前,缺乏運動和交流,孩子們的身心怎么承受得了?”孫英俊說。
九成孩子成低齡游戲玩家
今年8月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中國傳媒大學調查統計研究所聯合發布的《小學生互聯網使用行為調研報告》顯示,目前中國10歲以下網民總數在300萬人左右,中國上網小學生中有“7.1%”是“網癮用戶”,有網癮傾向的約占5%!翱磩勇、看電影、下載音樂”、“玩網絡游戲”等娛樂追求是小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九成孩子玩過網絡游戲。
調查還顯示,在過去一年時間里,10歲以下的網民所占比例從0.4%增長到0.9%,總數大約300萬人,互聯網的逐漸低齡化、娛樂化的滲透成為人們擔憂的焦點。
“兒童時代正是身體、心智發育健全的黃金時期,特別需要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生活環境,”廣西社科院專家羅國榮說,“成人上網成癮都有可能帶來很多不良影響,而脆弱稚嫩的兒童身心更容易受到侵害。網絡游戲雖然從一種程度上滿足了孩子對電腦、互聯網技術的好奇心,但一旦沉迷其中往往會造成兒童性格內向甚至自閉,嚴重的也會極大損害孩子的身體健康,比如駝背、近視等等!
同望律師事務所龔振中說,在網絡產品競爭日趨激烈的擠壓下,一些本來發端于健康教育理念的兒童網游也完全有可能像成人網游那樣逐漸走味,甚至給下一代帶來傷害,而這種傷害在短時間內也許不會顯現,但對人的身心的負面影響十分深刻,很多情況下根本無法彌補和修復。
童真游戲是最好的教育
兒童游戲是發展多種才能的綜合鍛煉活動。傳統的兒童游戲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團結協作、友愛互助,愉悅身心。
老鷹捉小雞,丟手絹,貼人,打野鴨,捉迷藏……這些耳熟能詳的童年游戲,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已經沒有太多的存在空間:老師盼著孩子好好學習,成績出類拔萃;家長對如何在傳統的兒童游戲中培養孩子健康的身心懵懂不知,一門心思培養“尖子”;互聯網游戲充滿誘惑,乘虛而入攫取孩子的心。
在湖北一所縣城小學執教的老師胡正江有一次組織學生在草地上玩“老鷹抓小雞”,大家玩得汗流浹背,特別盡興。事后一名學生在日記里寫到:“謝謝老師和我們玩老鷹捉小雞游戲,真過癮!游戲的時候我可能摔跟頭受傷,可我一點也不怕。和同學們一起玩得開心,就算摔了也比一直坐著上課強得多呀!”胡正江對記者說:“我看了真的很感動,這才是孩子的童真天性,也特別感謝他們帶給我年輕的感覺。”
中國近現代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游戲,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但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充分體現和釋放天性的童真游戲卻已逐漸地位不保。
“兒童時代健康的身心往往與長大后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聯系在一起,現在幼兒教育已經比較注意這一點,”羅國榮說,“應該讓孩子們更多參與那些充滿童真的游戲,未來的現實應讓越來越多的人們注意到這一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