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所有的產品線當中,還沒有任何一款產品在誕生初期就能讓如此多公司高層“親力親為”。或許是得益于此,俗稱“圍脖”(微博客)的這款SNS產品通過一部分種子用戶迅速在網民中間擴散,其迅速躥紅的速度甚至不亞于去年開心網(kaixin001)。事實上,作為最初參與測試的用戶之一,記者對這款幾乎是“純文字”的SNS產品并沒有抱多大信心。因為在如今的互聯網技術環境下,表達的形式早已經多元化到難以想象。
但“圍脖”的兇猛程度,顯然超出了記者,甚至是新浪自己的想象。
140字的空間
和個人博客一樣,“圍脖”事實上是一個以個人名義發布信息的空間和平臺。但出于某些考慮,“圍脖”將每條信息的字數嚴格限制為140字。對發布者“圍脖”設置了關注的用戶們,能在第一時間看到這些信息,并可以對這些信息進行評論、轉發一類的簡單操作。
這樣的思路最早源于國外的同類產品,區別于開心網、人人網等SNS產品的網頁游戲屬性,“圍脖”更像是一種現實社交關系的延伸,本身并不構建一個垂直的虛擬世界。在“圍脖”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關注對象,并成為其“粉絲”,借以了解被關注者最新發布的信息。
這樣的設置很大程度上顯示出了“圍脖”的媒體屬性。在國外同類的成熟產品中,20%的用戶占據了其他80%用戶絕大多數的關注時間。他們成為信息的集中發布者,而他們所發布的信息在經過其他80%用戶的傳播和擴散之后,往往能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最廣的傳播范圍。
大量名人入伙添柴
新浪幾年前切入博客產品時,徐靜蕾和韓寒功不可沒。憑借獨特的“名人博客”策略,作為后來者的新浪迅速占據了中國第一博客服務供應商的寶座。而這樣的策略在“微博客”里也得到延續。通過自身媒體平臺的屬性,新浪邀請了社會各界名人參與“圍脖”。對于這些名人來說,“圍脖”的平臺成為自己與粉絲們互動最方便的平臺。對于這些知名人士,新浪通過“V”標識把它們和普通用戶區分開來。
事實證明,這個簡單的“V”字對“圍脖”的迅速躥紅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從李開復到李宇春,從黃健翔到宋祖德,無論是本人操作還是助理幫忙,不管他們通過“圍脖”發布的信息是一句廢話或者很有價值的一段信息,關注者們都會搶在第一時間“留下紀念”。
由于目前依然沒有進入開放性測試階段,“圍脖”目前依然每天只開放1000個注冊名額,同時注冊用戶還需要得到固定的邀請碼方能享受服務。出于同樣的原因,新浪官方目前還沒有披露類似“圍脖”用戶、帶“V”的用戶等敏感數據。
被困飛機上的“圍脖直播”
和國內其他SNS產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圍脖”從一開始就把手機用戶和PC用戶連接到一起。注冊用戶不但可以通過短信同步更新自己的“圍脖”,也可以通過手機上網訪問“圍脖”頁面。由于功能簡單,通過手機操作和通過PC操作的用戶體驗幾乎完全一致。
這樣的設置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戶的活躍程度。由于只需要支付短信或彩信的費用,目前很多用戶會在“無聊時間”通過短信方式更新自己的“圍脖”,并由此衍生出“圍脖直播”。此前北京大雪造成很多航班延誤,被“困”在飛機上的李開復便成為“圍脖直播”的主導者。按照他的說法,在飛機上被困的前12個小時里,“圍脖”對他緩解焦慮和打發無聊時間帶來很大幫助。
但受限于手機終端的多樣性,“圍脖”在技術方面依然存在某些不足。比如自動存儲用戶名密碼的功能,在諾基亞的某些手機上就無法正常使用。
仍無商用時間表
盡管在測試期間表現搶眼,但“圍脖”在大規模商業化運作之后表現如何現在仍然是個未知數。此前國內最火爆的SNS網站開心網,在嘗試導入面向個人收費的增值服務后反響一般。
國內某深諳社區類產品游戲規則的互聯網高層表示,對互聯網應用來說,為10萬用戶服務和為3億用戶服務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因此目前對于“圍脖”的火爆“仍抱觀望態度”。而來自新浪高層的表態則是,“圍脖”也罷,博客也罷,都是新浪整體產品策略中的一部分,都將服務于新浪的媒體定位。因此,新浪做微博的“思路和其他企業并不一樣”。
- 記者觀察:新粉絲溝通平臺
目前的新浪微博和twitter的區別就是,前者像一個發布會大廳,后者像一個雞尾酒會。發布會大廳里是大大小小的名人,一人守一攤兒,粉絲們看他們在攤兒上磨叨;雞尾酒會里是人手一杯酒隨便轉,聽到感興趣的話題就過去聊幾句,或者你自己說一會兒,身邊也能圍起一堆人來。
這兩種方式沒有高下之分。新浪擁有強大的博客推廣能力和龐大的用戶群,發展策略的不同決定了不同的風格和適用人群。例如,在twitter里居于次要地位的評論,在新浪微博中被單列出來,作為每條“推”人氣的保證。網站官方用各種措施保證了名人的關注度,一般用戶想“出頭”難度就相應提高了。而在twitter上,只要堅持發布有意義的信息,就會逐漸聚攏一個相同興趣的圈子來進行交流。(陽淼)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