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商總局近日起草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再次受到網民和商家極大關注。應該說,“網店實名制”是電子商務發展歷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能造福于行業和消費者。但從長遠看,規范網絡交易的發展,還是應多管齊下完善售后監管制度
網店實名制又一次引發熱議。據中新網報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研究起草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通過網絡從事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自然人,應當向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經營者提出申請,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實身份信息。日前,工商總局已針對此規定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毋庸置疑,網絡交易的虛擬性,彰顯了網絡購物的方便與快捷,使得眾多消費者與商家樂此不疲。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一特點也恰恰是其飽受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網店實名制無疑為消費者與商家帶來了新的期望。但從長遠角度看,規范網絡交易的發展,應多管齊下。
虛擬交易糾紛不斷,網店實名制大有裨益
近年來,互聯網在中國的普及程度日漸提高,與此同時,網絡交易也蔚然成風。毫無疑問,網絡交易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購物平臺。在這個購物平臺上,消費者足不出戶便可選購自己喜愛的商品,商家則更是樂見其成,網絡交易的方便快捷以及低成本等優點使其飽受青睞。但是,隨著網購生意的日益紅火,網絡糾紛與網絡欺詐行為也層出不窮。
網絡交易的虛擬性,彰顯了網絡購物的方便與快捷,使得眾多消費者與商家樂此不疲。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一特點也恰恰是其飽受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鑒于網絡的虛擬性,交易雙方無法見面,整個交易過程的依據就只有網上照片與個人誠信,因此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交易糾紛。不少消費者通過網店購得的商品與宣傳不一致,甚至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而在向商家反饋時,不少商家往往會拒接電話、阻止消費者網上信件,消費者即便想投訴或起訴至法院時,也無從得知對方叫什么、是哪里人這些基本信息。深受其害卻求訴無門,又不甘心白白吃啞巴虧,盛怒之下不少消費者通過發帖謾罵、號召網友抵制等方式來解決,但結果也往往是不了了之。消費者縱然叫苦不迭,商家也同樣有本難念的“經”。不少商家反應,有的消費者在收到貨物后,自行掉包,然后謊稱對貨物不滿意,要求退貨退款或更換產品,否則便予以差評或抵制,這種無賴行徑使得不少商家苦不堪言。
在這場兩敗俱傷的混亂中,網店實名制無疑為消費者與商家帶來了新的期望。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中國網絡交易市場的發展亦是如此,若沒有健全的制度來對網絡交易加以規范,這一虛擬的平臺勢必陷于混亂乃至于最終“倒塌。網店實名制的實行,則為虛擬交易的硬傷—誠信帶來了新的契機,消費者與商家都有了切實的途徑來維護自身的利益。因此,從這點來說,實名制大有裨益。
實名制該如何落實?
然而,事情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簡單。不少人認為,網店實名制是一把雙刃劍,在規范網上交易的同時,也難免帶來不少問題。實名制的實行,能否真正達到預期效果,關鍵還在于如何落實。
不少網店經營者認為,網店實名制的實行會為其經營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其中,反應尤為激烈的是一些起步晚、規模又比較小的經營者,他們認為,實名制的實行,必然會帶來網店的大洗牌,而伴隨著實名制的,或許還有工商注冊及稅收的繳納,這勢必增加網店的運營成本,在此情況下,他們這些實力本來就不夠強的小店就只好選擇退出。而消費者方面則認為,實名制固然能使其權益受到保護,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實名制帶來的網店運營成本的增加,最終必然會轉嫁到他們身上,那么便很難從網上買到價廉物美的產品。如此一來,網店的吸引力也會大打折扣。
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少商家表示,他們并不擔心網絡實名制的實行,因為網上交易往往通過手機短信、聊天軟件進行溝通,這些獨立于網上商鋪外的手段使得他們可以牢牢地把握“客戶群”,而不再需要固定的地址與姓名,如此一來,實名制對他們而言便形同虛設。甚至有些商家表示,即使實行“實名制”,自己可以隨時新注冊、更換自己的網上名字以躲開“實名制”的追查。看來,網店實名制的落實也并非一勞永逸。
那么,網店實名制究竟該如何實行?應該說,在當前形勢下,實施網店實名制有利于推動電子商務行業規范的發展及誠信機制的建立,因此,實名制勢在必行。但與此同時,相關部門應考慮由此帶來的弊端,并通過妥善途徑加以解決,譬如通過減稅來避免網店運營成本的大幅增加,簡化相應辦理手續等,以降低這一制度為消費者及經營者帶來的不安全感,解決由此引發的信任問題。
多管齊下方是良藥
如上文所言,對于電子商務市場規范有序地發展,網店實名固然可以起到一臂之力。但是,如果認為單憑網店實名制這“一劑處方”,便能包治網絡交易的諸多“病癥”,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認為,規范網絡交易的發展,應多管齊下。除了通過實名制來解決個中問題之外,還應通過其他方式來加強管理。如強化對交易流程的管理,完善售后監管制度,以切實維護消費者與商家雙方的權益。這一制度的最終實行,還需要多聽取消費者與商家雙方的意見,而不應變成管理方的一言堂。
唯有如此,才能化解消費者與經營者對此制度的“信任危機”,才能呵護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本報實習記者 聶曉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