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有關互聯網電視的新規引起了彩電行業的不滿。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以下簡稱視像協會)代表家電廠商向幾個部委上呈報告,“目前由于政策監管不合理、行業利益沖突、部門管理不清晰導致產業發展面臨困難的局面,已影響到了產業的健康發展和消費者的權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電子視像協會提交的《關于互聯網電視產業發展有關問題和建議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了解到,質疑主要圍繞兩個方面:一是認為政策監管方式不合理;二是認為行業存在壟斷。
被指監管方式不合理
此前,廣電總局下發《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管理規范》和《互聯網電視集成業務管理規范》兩個規范,要求一個終端只能植入一個集成牌照商的平臺,原來家電廠商自己建設的內容平臺也要轉交給集成牌照商接管。目前,僅有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上海文廣百視通、杭州華數三家獲得內容集成牌照(以下稱持牌單位)。
廣電總局要求“持牌單位”與電視機廠商合作時,每臺電視機只能植入一個由“持牌單位”設計開發的互聯網電視機客戶端,且一個互聯網電視機客戶端只能嵌入一個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的地址。
對此,視像協會認為,此舉違背了對視聽節目內容和集成服務進行監管的目的,不符合產業和技術發展的趨勢。此外,如果將“持牌單位”客戶端直接植入電視機可能會產生系統不兼容或系統漏洞等問題,這將嚴重侵害消費者利益。
“一臺電視機只能植入一個客戶端,這不合理。對于家電企業而言,希望在一個平臺上實現所有的接入。”某家電企業副總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項規定限制了彩電企業的技術創新和消費者的選擇權,并增加了互聯網電視機售后服務工作的難度和不確定性。
同時,視像協會還強調,利用寬帶網絡將合法的互聯網信息在電視機終端上顯示和應用屬于電信業務,不應該按現行的廣電政策進行管理。“廣電的職責是內容監管,客戶端或軟件都是實現廣電為了實現這個目的的手段,但這樣的方式是否被認可、是否有越權嫌疑,可能存在分歧。”流媒體網CEO張彥翔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或涉嫌行業壟斷
此外,視像協會認為原來彩電廠商自建的內容平臺也應可申請牌照。廣電總局在互聯網電視業務有關行政許可的規定沒有公示的情況下,小范圍批復了3家持牌單位,但目前其他電視臺或者可能符合條件的彩電企業都沒有機會依法申請。這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有關規定,并導致“持牌單位”形成資源壟斷。
家電產業研究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經濟咨詢中心副主任陸刃波表示,對于制造企業來說,公平的市場環境非常重要,廣電總局的監管政策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不利于企業創新和行業發展的。原來家電廠商自己建設的內容平臺現在被要求轉交給持牌單位接管并不合適,一方面廣電總局沒有進一步說明補償方式。
視像協會還表示,持牌單位要求彩電企業按每臺電視機幾十甚至上百元的標準向其支付服務費,且不公布服務期限、服務質量、內容數量等關鍵要素。因“持牌單位”沒有按照市場公平競爭原則開展業務,并且向彩電企業收取費用水平基本一致,因此涉嫌價格同盟。
上述家電企業副總也表示,在無法預知市場的情況下持牌單位要求彩電廠商支付服務費用不合理,這樣只能造成兩種結果,第一種是企業將成本轉移給消費者,第二種是消費者不買單。這嚴重打擊了彩電廠商生產互聯網電視的積極性,在多重限制下,企業很有可能只是形式上生產一些互聯網電視樣機,這對行業發展是不利的。
行業標準規范應盡快建立
“目前的產業鏈是廣電在控制,但視像協會所指的都是互聯網電視后續會面臨的問題。”張彥翔表示。對此,有業內專家呼吁,為了互聯網電視的健康發展,應該盡快將行業標準規范盡快建立起來。
“隨著三網融合的加快,全世界都在思考解決類似的問題。”家電觀察家羅清啟表示,三網融合背景下,廣電監管的監管是必要的,并不能用市場化的角度來看廣電的政策。
據《每日經濟新聞》了解,截至目前,廣電總局和工信部正在進行有關互聯網電視行業的標準制定。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廣電總局正組織CNTV、上海文廣和華數集團進行互聯網電視相關標準的制定。
參與互動(0) | 【編輯:左盛丹】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