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星的拆解基地,工人正對CRT電視進行拆解。以舊換新的實施解決了正規拆解企業貨源少的問題。
從30萬臺到120萬臺,華星環保計劃用10個月時間,讓自己的拆解能力擴大4倍。和這個行業的絕大多數企業一樣,以舊換新的實施,讓這個已經虧損運作了3年的環保企業重新對未來充滿期待。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以舊換新實施近一個月,不少拆解企業已經將增資擴產提上了日程。
“隨時準備擴大規模”
名不見經傳的華星環保突然成了工業園的“知名企業”。“今天又拉來好幾車。”裝滿破舊電器的貨車不斷出入,讓工業園的保安有點厭煩。華星環保是北京市屈指可數的正規家電拆解企業之一,擁有指定拆解企業的身份,這讓其成為北京市家電以舊換新的受益者之一。
記者在華星位于通州馬駒橋的拆解基地看到,廠房里開通的兩條流水線上,十幾個戴口罩的工人正緊張地對一批CRT電視進行拆解,旁邊拆卸分離的電子元器件堆了好幾車。
以舊換新之前,華星一個月能夠處理2萬臺廢舊家電,每年的拆解能力不到30萬臺。而目前,公司已經做好了擴招員工的準備。“我們隨時準備擴大規模。”華星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苑杰表示。在已經有的規劃中,華星拆解基地的二期工程將在明年4、5月間建成,58畝的占地面積和大型機械設備的引進,可能使華星的拆解能力一躍達到每年120萬臺。據悉,華星環保的擴產計劃在行業內絕非個案,“以舊換新的實施讓我們有動力做這些事。”
破解行業虧損困境
事實上,以舊換新的實施為正規拆解企業們帶來了兩大好處:缺少貨源、“吃不飽”的問題迎刃而解;同時,回收成本大大降低。“此前,我們一半的廢舊家電是從小商販手中收來的。為了和二手市場競爭,我們不得不出高價。”苑杰告訴記者。
其實,在過去的幾年里,國家在各地一直有意扶持環保企業。2005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批準青島新天地靜脈產業園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項目為國家開展循環經濟的試點單位,僅設備投入就上億元。華星正在建設的廢舊家電和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理基地也是發改委確定的全國示范工程,獲得財政補貼和政策支持。
“但以舊換新令出臺前,全國恐怕還沒有一個正規的拆解企業能盈利。”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與小作坊相比,正規軍的拆解成本也要高出好幾倍。“手工作坊采用露天焚燒、強酸浸泡等原始落后方式提取貴重金屬,正規企業在處理廢舊電器時,90%以上元件都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因此成本相當高。”
分級回收制度將出臺
行業專家劉步塵表示,隨著各地以舊換新的推行,可能刺激環保產業投資的增加,而這也與國家的意圖相符。“以舊換新是運用市場手段,控制廢舊家電流向的一種嘗試。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本質,是構建我國未來廢舊家電回收體系。”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以舊換新”前期的試點工作主要是要向2011年實施《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實行資格許可制度過度。與此配套,國家還可能進一步建立完善家電分級回收制度,將家電產品區分品類和使用年限,只有未到使用年限的才允許進入正當經營的二手市場交易。 (劉映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